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2月09日

“七步造林法”确保石头山栽树见树

修武县向荒山“困难地”要绿

全县6700公顷荒山和废弃矿山将得到生态修复

本报讯(记者王言 通讯员范燕彬、张中华)农历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修武县1000多名干部群众就来到云台山镇古洞窑村的一处荒山义务植树。此次绿化的27公顷荒山,是太行山石质山区“困难地”造林试点示范项目,这也是修武县敢向石头山要绿,为打造高能级文旅夯实生态基础的创新之举。

修武县境内的云台山风景区全国闻名,生态是其金字招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几代人前赴后继荒山植绿,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32.57%,山区森林覆盖率达55.2%,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修武县将生态环境作为打造高能级文旅的重要基础,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决心啃下“浅山区荒山造林”硬骨头。

为啥这样说?原来,浅山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岩体裸露、立地条件较差,这种条件恶劣的地方,林业上称为石质山区“困难地”,树木成活率很低,往往是年年栽树不见树。

“困难地”造林,投入是普通区域造林的数倍,但修武县决策层横下一条心,要让荒山变青山、青山成金山,因为每一抹绿色的价值都不可估量。在焦作市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修武县创新采取“机械挖坑、客土上山、壮苗栽植、一坑三株、植播结合、提灌保水、湿地盖天”七步造林法,最大限度提高成活率。

为确保绿化成效,该县从附近的机井取水,实施“引水上山”工程,保证绿化充足用水;运输优良土壤上山,每个树坑填入足够的底土,同时保证足够的培土和盖土需要。

以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为载体,“困难地”植树造林将分区域、分批次、分时段持续进行。该县计划在两年内完成荒山造林2000公顷,进而带动全县6700公顷荒山和废弃矿山生态得到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