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2月09日

让“双减”落地 让课堂活起来

——看我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核心提示

伴随着国家新课标的出台、“双减”政策的落地、我省新高考改革的到来,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随着我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的推进,当教育遇上人工智能技术,就有无限可能发生。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即将走进我市中小学生课堂。我市教育部门正通过人工智能助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变得活跃,真正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

本报记者 赵改玲

这个机遇怎样抓?

2月7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在市教育局会议室召开了焦作市教育质量提升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座谈会。市教育局领导班子与来自武汉教科院、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家们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武汉来的专家还将在焦作进行为期3天的调研、考察、指导。

2021年9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河南省教育厅的直接指导下,焦作成为我省首个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市。

这个试点市,究竟能给我市教师队伍带来啥?

据了解,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深入推广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试点经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突出问题,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与评价改革、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创新、乡村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教师队伍治理能力,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开发教师智能助手应用。遴选具备条件的学校,建立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校,推动教师利用智能助手和情境化学习资源等优质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工作效能,探索开展智能教育。

创新未来教师培养模式。实施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将武汉市、河南省和我市的名师资源集聚起来,创新教师培养环境,开设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课程,探索培养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的教师。

优化教师智能研修。组建区域智能研修共同体,升级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构建线上线下、选学推送相结合的教师智能研修模式,探索建立教师发展测评系统,优化培训成效评价。

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遴选一批信息化管理能力较强的优秀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分类开展智能教育领导力研修和教学能力研修,建立配套激励机制,为智能教育培养一批“领头雁”。

建设与应用教师大数据。将所在地区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等系统对接,建立职前职后贯通的教师培养大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培养培训、教学行为、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大数据分析,推进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改革,开拓教师精准评价与引入的新路径,支持教师工作决策,优化教师管理。

智能引领乡村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发展。通过“双师课堂”改革,引进教育发达地区或本地区高水平师资与课程资源,与乡村学校及薄弱学校教师协同发展,实现教师“智能手拉手”。探索建立“双师课堂”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教师编制配备指标体系,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推进“双师课堂”教师工作考核与工资待遇分配等配套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顶层设计怎么抓?

焦作成功获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既是上级对焦作的信任,更是一分沉甸甸的责任。那么,我市教育部门该如何做好顶层设计?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虎介绍,就当前来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抓好顶层设计,必须谋定而后动。

首先,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域,自2018年启动以来,在统筹协调、总体设计、平台建设、资源汇聚、组织实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该局正在制订方案,拟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专题考察团赴宁夏、武汉考察,通过交流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近距离观察宁夏的成功经验,为焦作试点的实施作基础准备。

其次,多方对接支撑单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不是一个单项任务,而是借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行的一项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多方对接国内部分知名高校、专家学者、人工智能企业,组建专家支撑团队和协作高科技企业,共同筹划焦作试点实施的方案和路径,为试点工作的推进保驾护航。

第三,摸清基层实际需求。基层实际需求是抓好试点工作的关键,该局将在前期考察、对接技术支撑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会同技术扶持专家,赴基层深入调研,全面把握县区信息化现状,了解教育部门、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家长群众的需求,收集相关意见建议,进行详细梳理分析,明确基本目标任务,将其作为设计总体方案的工作基础。

第四,设计总体试点方案。由专家组设计试点工作总体方案,明确实施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开展教师智能研修、实施师生智能素养提升、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哪些平台系统、引入哪些资源、教师智能研修模式、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思路、引领乡村与薄弱学校的方式等具体内容。整体设计要符合实际需求、可操作性强。

实施路径怎样设?

总体方案明确后,实施路径就是关键。那么,实施路径怎样设?

张建虎介绍,基本考虑是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全面推进。

关于统筹安排方面,首先是统筹安排全市试点工作开展,政府需要做什么、教育部门需要做什么、学校需要做什么,这些都要逐一明确。其次是统筹安排时间节点,要求在3年内见成效,5年内全面建成。按照这样时间规划,对安排的每项工作倒排进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目标考核,确保到期完成;第三是要将此项工作与全市教育综合改革总体安排对接,比如“双减”、教师的县管校聘、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试点工作必须融入全市改革大局,并且相得益彰、互有助益;第四是要将试点工作建立的各个系统平台与省系统平台对接,“十四五”期间,全省教育信息化将逐步推行“全省一盘棋”“全省一张网”,焦作的试点工作要与省教育厅的总体安排相对接、相呼应,预留对接端口,同步推进实施。

关于分步实施方面,分步开展试点工作六项内容。在焦作试点承担任务中,必须优先建立系统、平台和资源,然后依托系统平台,建设和应用教师大数据,诊断教师发展需求,开展精准培训。同时,推进人人协同、人机协同的“双师课堂”应用,破解城乡、县域、学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据了解,市教育局将在2022年完成平台系统开发,遴选部分县(市、区)和部分学校作为实验区,开展应用实验。后续的工作将以此为起点,逐步开展。对“双师课堂”、教师能力发展诊断评测系统、教师应用大数据动态采集等工作,也将相应设立县(市、区)和学校,梯次安排,压茬推进。

关于全面推进,计划到2023年年底至2024年年初,在各子任务试点均取得可 推广的经验基础上,在焦作市所有中小学校全面开展试点工作。

据悉,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发改、财政、人社、教育、工信、网信办、大数据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焦作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资金保障机制,确保试点工作的资金需求。建立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考核细则,以强有力的督导检查促进试点工作如期推进、落实见效。

人工智能助推高质量“双减”行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减负,人工智能助推教学改进,让课堂活跃起来,焦作教育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