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新篇章
——市委书记葛巧红在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览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十大战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1353”总体发展思路,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极、把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作为民心工程,加快推进郑焦融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灾后恢复重建与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实“六稳”“六保”,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肯定成绩 坚定信心
2021年,全市上下对我市当前发展形势认识更加清醒,再造发展优势的共识合力更加凝聚,实施“十大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争先晋位、奋力赶超的精神状态更加高涨。
1 总体思路全面确立
坚持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谋发展,确立了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能级文旅、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发展思路,为现代化焦作建设谋篇布局、奠定基础。
2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485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724.7亿元。建成科技产业综合体16家,入驻科技型企业1299家。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47.4%、149.6%。去年以来3期“三个一批”活动累计签约一批项目84个,目前已开工83个,开工率98.8%;累计开工一批项目91个,开工率100%,已投产40个,投产率44%;累计投产一批项目103个,目前已达效82个,达效率79.6%。新增规上企业405家,扭转了2018年以来逐年减少的局面。万元GDP能耗下降完成省控目标任务,PM10、PM2.5分别下降13.4%、19.6%,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二,绝对值首次脱离全省底部;优良天数228天,增加18天;空气质量三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综合指数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后十名。
3 创新动力活力更加充盈
成立市科创委,筹建市产业技术科学院,全省首批挂牌的18个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我市就有2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95家。新增省创新龙头企业6家、省“瞪羚”企业5家,获评省智能制造先进市。
4 区域联动发展成效明显
出台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成功将我市规划的市域铁路东线、西线(S3、S4线)纳入郑州都市圈相关规划,郑焦城际公交化运行。实施重大交通项目“378工程”,焦平、沁伊、长修3条高速开建,孟州至偃师黄河大桥主体完工。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3亿元,总投资785亿元的百城提质工程完成投资369亿元。城镇化率全省第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最小。
5 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坚持人民至上,妥善应对8轮汛情,有效应对多轮疫情冲击。成立九大专班,常态化开展“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保稳定”工作。围绕“三零”创建,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行动”,全市信访考核综合得分全省第一,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
6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424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纳入省规划“大盘子”。灾后重建开工项目1398个,开工率全省第一;竣工项目1172个,竣工率84.3%;已完成投资25.8亿元,投资完成率97.7%。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24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53所。农村学校改厕做法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宣传推广。荣获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突出地市。
7 干部作风显著转变
着眼锻造学习型、研究型、实干型、进取型干部队伍,集中开展“守规矩、懂业务、真落实”活动,创新实施“五个一批”,组织开展“比选择优”,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特别能战斗、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的焦作新风不断充盈,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日益增强。
把握形势 明确目标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节能减排、CPI涨幅等完成省控目标。
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
1 牢牢抓住稳中求进的着力点
一方面,坚持以稳求进,把稳产业放在突出位置;
另一方面,坚持以进固稳,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2 精准谋划政策引导的切入点
在宏观政策上,抢抓今年专项债持续高位发行的政策红利,高质量谋划债券项目。
在科技政策上,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出台我市配套实施方案。
在社会政策上,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
3 抓实省“十大战略”的落脚点
承接好省“十大战略”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从长远发展着眼、从即期发展入手,以战略引领发展方向,以项目推进战略实施。
4 把握好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必须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二是必须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三是必须把握好发展和环保的关系。
四是必须把握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五是必须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提升引领保障发展能力 着力强化高质量党建
●以高度的政治担当抓落实。聚焦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省委战略重点和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选准突破口、找准主抓手、瞄准主攻点,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以完善的领导机制聚合力。围绕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压实各类专班责任,充分调动全市上上下下、条条块块、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以过硬的专业能力求实效。全面实施骨干锻造工程,通过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加快弥补知识弱项、视野盲区、经验空白,使干部能力与岗位职责、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
●以科学的方式方法促提升。树立系统思维,提高立足全局、服务大局、应对变局的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
●以鲜明的导向评价和使用干部。全面、客观、历史、辩证看待干部,完善用人制度,推动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保障。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精简督查检查事项,让基层腾出时间精力,用心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实事。
贯彻新发展理念 再造发展优势
1 聚力高质量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
■加快实施企业“添翼计划”
聚焦“356”特色产业集群打造、2122企业培育,加快“1+4”企业发展格局。
●大力培育大企业集团。建立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盟长“双长制”,全年新增百亿级龙头企业1家、50亿级龙头企业2家。
●大力培育规上企业。面向全市所有企业建立“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分级培育机制,完善“两库一表”推进模式,新增规上企业450家。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分级建立“专精特新”300家种子企业培育库,设立企业成长跟踪系统和“专精特新”企业评价系统,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0家。
●大力培育中小微企业。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力争新登记市场主体5万户以上。
●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建立上市企业培育库,完善分级培育机制,力争今年龙佰集团在港交所上市,皓泽电子、江河纸业在深交所上市。
■加快数字化转型
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支持运营商以共建共享共用新模式开展5G基站建设,推进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5G基站2000个、总数达5000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
●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力争全年培育2-3个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项目、打造10个智能工厂(车间)。
●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鼓励大企业集团开发和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解决方案,建设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打造2个“5G+工业互联网”行业样板示范工程。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积极申建中国(焦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组织开行多式联运专列(班列)。加大对佰利联、倍耐力、中内配等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强羊剪绒及制品、造纸及制品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积极为企业申请“中小开”“出口信保”“进口贴息”等各类国家和省支持资金。
■加快创新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力推进“五链耦合”,闯出一条绿色智造新路子。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达5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三个一”研发活动全覆盖达20%以上。
●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创省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全年新建成1家科技产业综合体、至少争创1家省级产业研究院,新建各类省级创新平台20个以上。
●常态化推进院(校)地合作。全年开展对接活动40次以上、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以上,落地科技合作项目20个以上。
●实施怀川英才计划。每年从大学、大院、大所引进高层次研究人才,柔性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招聘行业急需紧缺人才,每年选树一批对焦作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加快项目建设
全年完成800亿元招商引资任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以“三个一批”、省市重点项目为发力点,聚焦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等九大领域,推动260个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年度计划投资700亿元以上。“四化”改造项目超过工业项目的70%、技改投资增速超20%。各县(市、区)谋划实施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1个,与国企、500强企业合作项目不少于1个,并提前布局不少于1个未来产业。
■加快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发挥政府作用,在特殊的时期给企业特殊的关爱,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运用好市场力量。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破除“越位”“缺位”问题,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运用好社会力量。聚焦“八个深化”,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发挥好政企干部双向挂职作用,更好发挥行业组织、社会组织等作用。
●运用好法治力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健全完善营商法规政策体系,依法规范市场执法监管,打造“办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社会环境。
●运用好文化力量。破除“官本位”意识,弘扬怀商精神,在焦作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利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2 聚力乡村振兴 推进共同富裕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增产增收。
●建设现代种业强市。紧密对接省“六大行动”,立足小麦种业优势,以种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进一步提高制种质量。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种业集团。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及怀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培育市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以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休闲、观光体验、养生养老等新业态,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
●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抓好改厕、污水和垃圾处理,注重乡村风貌管控,提升乡村建设品质,打造70家美丽乡村示范村、样板村。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县城、乡镇、村庄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加快完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数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倡树文明新风,促进乡村善治。
●培养农业农村人才。健全以高素质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土专家”和“田秀才”。
●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年底前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落实省“万企兴万村”行动部署,以“一户一人”为底线稳定转移就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 聚力新型城镇化 加快融入区域大局
●加快融入郑州都市圈。强化规划引领,积极对接“1+8”郑州都市圈规划,找准突破口和结合点,争取更多焦作元素纳入省规划盘子。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加快商务中心区规划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沿太行浅山区的规划和开发,高标准做好城市沿河地带规划,夯实中心城区“起高峰”的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各县(市)要培育县域高质量发展特色模式,在全市统筹下,形成县(市、区)产业衔接互补、基础设施关联互通、旅游景点联动发展的全市一盘棋,各展其能、各施其才又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1+1>2局面。
4 聚力文旅文创融合 打造高能级文旅
●做好黄河文章。加快建设总投资80亿元的白鹿仓黄河歌谣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让国内外游客在这里感悟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做强云台山品牌。推进谋划云台山高端会务小镇项目,积极创建云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云台山上市步伐,打造焦作文旅的旗舰劲旅。
●做大太极拳产业。充分发挥太极拳人类非遗品牌优势,紧盯全产业链策划打造太极拳产业,支持陈家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加大太极拳普及推广力度。
●加快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焦作·百年矿业遗址公园暨黄河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项目,办好焦作·国际首创高塔实景演出、“醉美修武”等沉浸式演艺,推出100家非遗老字号特色美食门店,构建“山居美学·山阳诗意”IP,打造“北方民宿之都”。
5 聚力高品质生活 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提升城市品质。大力推进以“三区一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深入修复、完善、清理、优化城市微观机体,不断完善城区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
●完善公共服务。加快城乡环卫、饮水供水、污水处理、供气设施一体化行动,实施就业创业服务提升行动,筹建焦作教育园区,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努力完成焦大、师专联合升本,强化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十分钟体育健身圈”。
●打造宜居环境。统筹落实“五水综改”,深化“四水同治”,突出抓好小浪底北岸、西霞院两大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高标准编制公园城市专项规划。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全面开展沿黄生态廊道提质行动。加快东西部静脉产业园项目进度,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处置。
●深化文明创建。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统领,深化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着力塑造注重人情味、充满亲近感、展现文明范的城市特质。
6 聚力高水平治理 加强风险防范
●把防范化解政治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网上网下相贯通、打防管控一体化的风险防控体系,严防敌对势力借助敏感事件进行炒作。
●注意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持续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攻坚战。统筹城乡河道治理、老城区道路和排水管网改造,全面开展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排查除险,建成城市智慧水环境(防汛)平台,实现城区河道及城市易涝点安全监测全覆盖,建立全周期、全领域、全要素覆盖的应急管理机制。
●常态化防范化解疫情反弹风险。压实“四方责任”,扎紧“四个口袋”,落细“四早”要求,细化完善防控预案,保持联防联控机制常态高效运转。
●压实责任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聚焦煤矿、燃气、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科学化、专业化、全面细致的安全隐患起底清零行动。
●下大力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扎实开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活动,落实推进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着力构建党建全引领、区域一盘棋、治理一张网、服务全落实的基层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