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2月24日

产业集群雁阵开

——透视中站工业区蝶变路径

本报记者 许伟涛 杨丽娜

岁末年初,中站区项目建设又传好消息:2021年6月份开工建设,短短半年时间,龙佰集团年产20万吨磷酸铁项目实现了单机试车,再次上演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生产的“中站速度”。这个项目既是龙佰集团延链补链、进军锂电的项目,也是中站区龙头带动、集群发展的重点项目。

与此同时,多氟多新能源的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集越纳米锂电池负极材料及1万吨NMP提纯、和兴化工高性能导电炭黑利用、伴侣纳米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项目建设亦如火如荼……一个纵向延伸、横向耦合、上下游联合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百年老矿产业新,产业集群雁阵开。

原本疏离于城区西部的中站区,如今正乘转型高质量发展之势,逐步在焦作市中心城市“起高峰”和创新开放“建高地”中发挥骨干支撑作用。

中站区当得起如此定义!

一组数据为证:2021年年底,中站区规上工业增加值95亿元,同比增长8.5%,位居全市县(市、区)第一;税收全年收入累计完成9.1亿元,占年任务的120.8%,税比达89.9%,增幅、税比均居全市第一位。

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近日,记者深入中站区,探寻其蝶变发展的路径与背后的逻辑。

化解老的困境

一个区域的理念和思路,决定着发展的高度和深度。

中站区因煤而生。

1916年至1923年,英商福公司先后建成李封矿、王封矿,俗称东大井、西大井,并在两座煤矿中间建立了一个大磅房,用于过磅计数、转运煤炭,人们便把这处“煤炭中转站”简称为“中站”。

以矿起家的中站,在人们的一贯印象里,从来都是以“矿区”的面目示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由煤而生了相关产业。但进入新时代的中站,以传统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经受了来自市场和环保压力的双重考验与挑战。

从新发展理念出发,中站人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

转型势在必行!如何转?往哪转?

中站人痛定思痛,重新出发,一个化解老产业困境的高质量发展思路随之明晰:

必须立足中站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绿色智造提升产业层次,破解结构不优、质量不高问题;以创新融合增强发展动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生态宜居提升幸福指数,解决环境短板、民生短板问题,让老树发新枝、老树变新种!

早自2017年始,中站区就依托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找准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和适合中站发展的结合点,及时谋划了中站区“三区四基地”总体定位和战略布局。其中,在工业方面,中站区坚持把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立区之本,按照“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思路,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持续实施“126”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363”培优育强工程,打造工业经济“雁阵式”格局。“126”,即围绕建成千亿级产业集聚区这一目标,培育壮大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规划建设钛锆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绿色涂料产业园、高端轮胎产业园、氟基功能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六大专业园区;“363”,即重点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3家、超五十亿元的骨干企业6家、超亿元的中小企业30家。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成效。

“平台建设和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站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红兵说,“企业围墙以内的事情企业办,企业围墙以外的事情政府办。”

扎实推进集聚区“二次创业”,实施“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全面落实稳企惠企各项政策,全面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在全市率先推行 “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深入……中站区高效的服务促进了企业高速发展,也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赞扬。日前,龙佰集团、多氟多分别向中站区委、区政府送来感谢信,感谢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政企同心同向,中站区工业发展演绎着竞相勃发的激情与豪迈。

锻造链的韧性

链式发展,举足轻重。

当前,龙佰集团正以钛产业为基础,耦合形成氢气、硫酸亚铁、磷酸铁、磷酸铁锂、石墨负极材料等产品的产业链格局,实现进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的目标,让传统化工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缘何进军锂电新材料行业?“‘钛+锂’产业耦合,可以实现钛白副产物的‘循环效应’,将制备钛白产生的废副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实现硫酸亚铁、烧碱等原料的自给自足,推动锂电材料行业实现低成本突围。”龙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刚说。

除了龙头企业自身延链补链强链外,招商引资也是关键一招。中站区依托“三区四基地”、两大产业集群、六大专业园区、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等载体平台,绘制了重点产业链“图谱”,发布重点招商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式集群招商。一大批投资金额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纷纷落户中站。近五年间,中站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27个,完成投资720亿元;引进项目183个,总投资485.4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52.9亿元,在全市重点项目暨产业转型攻坚观摩评价中5年4次荣获城区组年度第一名。

产业链的韧性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合力逐渐彰显。目前,中站区初步形成了以龙佰集团、风神轮胎、多氟多等超50亿元、100亿元企业为龙头,以奋安铝业、鑫诚耐火、倍耐力、三木公司、龙星化工、裕盛钛业等超10亿元企业为骨干,以中州炭素、开元化工、集越纳米、爱尔福克、联合颜料、超伟电子、强信科技、钪钒科技等超亿元企业为基础的工业经济“雁阵式”发展新格局,更形成了企业自身小循环、企业与企业之间中循环、园区与园区之间大循环的发展格局。

创造新的魔力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自有其客观发展规律。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提升,路径何在?

中站区委书记董红倜说:“重新定位中站产业发展方向,需要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而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结合自身实际,挖掘自身优势的结果,也都离不开一批战略性、引领性的支柱产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2021年6月,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氟化工到新材料新能源的转型。

“多氟多依靠创新走到现在,也必将依靠创新走向未来。创新已经成为多氟多人融在血液里的基因,成为多氟多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内化为多氟多的文化基因。”多氟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世江说。

让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中站区持续加大对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五年累计实施“三大改造”项目65个,完成投资127.3亿元,全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2.1%。目前,中站区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

大城之西,高峰渐起。创新高地,巍然挺立。

焦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后,中站人围绕焦作市“2122”企业培育工程,研究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和行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实施“2263”培优育强工程,即未来五年,重点培育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2家、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超50亿元的骨干企业6家、超亿元的中小企业30家,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家,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亿元。

一个工业强区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径,正孕育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必将为新时代焦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中站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