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01日
我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工作
本报讯(记者刘婧)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将围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工作,聚焦疫情防控、居民健康素养、公共卫生服务、群众就医需求等工作,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展健康焦作行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做好“一老一小”照护和妇幼健康服务,着力打好“组合拳”。
去年以来,面对多轮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慎终如始,防患未然,从严从实从紧抓好疫情防控,做到了疫情“零输入”“零反弹”。
■关键词: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仍具有不确定性,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今年,我市将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常态常备、科学精准、防线前移、关口内置、划小单元、群防联控,着力抓早、抓小、抓基础,健全扁平化指挥、平急转换、多点触发三项机制,扎紧“四个口袋”,压实“四方责任”,强化“十个哨点”预警作用,增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社会免疫“五种能力”,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最大程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努力把最大不确定因素变成确定因素,为实现今年经济开门红、全年红筑牢健康屏障。
■关键词:居民健康素养
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方面,今年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将扎实开展健康焦作行动,组织开展2021年度健康焦作行动监测评估和考核,推进15个专项行动提速提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深化“健康焦作行·大医献爱心”志愿服务和健康促进“621”行动,提升“无疫小区”建设质量,推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
聚焦群众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今年我市卫生健康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疾病防控能力提升,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管理职能,提升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着力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防控职责,实现疾控与医疗机构间实时监测、适度反馈;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强化医共体公共卫生管理职责,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医疗渗透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强化基层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实施医防融合型基层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试点,推进村委(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完善卫生健康基层治理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策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程,实施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健全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长效机制,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强职业健康保护等。
■关键词:群众就医需求
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方面,今年我市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力推进在建、新建卫生领域项目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建好三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十大专科,巩固六大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果,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着力加快推进市级“四所医院”、县级“三所医院”建设,确保年底前实现达标建设全覆盖。同时,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关键词:县域医共体
高质量建设县域医共体,是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县域内居民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有力抓手。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共建成9个紧密型医共体,涵盖县域内县级公立医疗机构21个、公办乡镇卫生院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有序就医格局初步形成。我市探索的“22346”医共体工作模式得到国家和省里充分肯定。今年,我市将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质量的同时,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城市医联体布局。同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药品耗材使用管理,加强行业综合监管等。
此外,今年我市还将加快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一老一小”照护和妇幼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