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01日

一“网”兜尽民生事

——示范区党建引领高效开展“全科网格”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朱晓琳

土地承包纠纷得到了及时化解,今年春节张利军过得很开心。

张利军是示范区李万街道南张村村民,20多年前外出打工后一直居住外地,没有返回过家乡。也正因为如此,他没有及时接到村里和相关部门的户口核对通知,他的户口被注销了,土地承包资格也被取消了。如今,身有残疾且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张利军,向村里提出了“兑现少分土地征用款”的诉求。

时隔多年,关于张利军的事已无从查证。为了及时回应张利军的诉求,李万街道专职网格员多次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及户籍经办人员,历时3个多月调查调解,终于与张利军达成了补偿协议。激动的张利军也将一面印有“执政为民 功在今秋”的锦旗,送给了办事机构表示感谢。

这是示范区加强“全科网格”建设强化基层治理的一个事例。

编就一张网 管好千家事

示范区去年以来把开展好“全科网格”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基层治理“全科网格”模式,细化社会治理事项,将网格党建、疫情防控、平安法治、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城市创建、社会救助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部门和工作全部纳入网格,实现了“多网合一、一网运行”。

2月8日,示范区召开了“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暨城乡基层治理“六大行动”工作推进会,示范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吕沛要求强化网格管理,努力实现服务全覆盖;要做实民呼必应,搭建平台、完善制度,网上网下相结合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和市场主体遇到的问题。

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界定清晰、无缝覆盖、方便服务”的原则和属地化、扁平化管理要求,示范区根据人口、面积、居住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定了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专属网格员和下沉应急网格员,全力为群众和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截至目前,该区共划分设置网格693个,其中包括城市网格62个、农村网格631个,激活了社会治理“末梢神经”,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

党建小网格 织密大防线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示范区的党建网格发挥了巨大作用。该区工委组织部强化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1101名专兼职网格员“秒进”全区108个农村社区,724名机关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小区楼院网格点,大家集中开展入户排查、宣传引导、防疫物资分发等工作,坚决把疫情阻击在网格中,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网格一吹哨,党员来报道。“大爷,我们帮您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万一发生火情,设备能及时报警。”近日,文昌街道应急网格员专门为独居老人安装了烟感报警器,群众直夸“政府想得真周到”!

经过统一培训,该区广大应急网格员掌握了禁燃禁放、交通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急救援知识,在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工作中,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别是文昌街道建立了“街道+管区+街长+联户党员”的网格架构,以“党群连心码”为依托不断加强网格化管理,通过“街长包街、党员联户”等形式进行常态化走访。春节期间,该街道网格联户党员共走访群众8000余户。

该街道党工委委员靳冬每天除了走访群众外,还要协调处理很多事,借助网格化管理,她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靳冬坦言,网格是做实做细基层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

在该街道的网格内,网格长、党员、民警、律师、网格联络员、网格信息员、调解员等互相配合,共同组成了“作战单元”,管理少了,服务多了,群众更满意了。“网格‘组团化’运行,整合治理资源,充实资源配置,通过网格打破了部门和镇、村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多头指挥的格局,最大限度推进了社会治理向末端延伸。”靳冬说。

人在网格中 事在门口办

“有事就找网格员!”这是李万街道辖区居民的口头禅。这背后,是群众对于“全科网格”治理效果的充分肯定。

“网格员干的都是小事,但维护的却是社区的安全和谐与稳定!”近日,李万街道网格员王爱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科网格员可不是谁都能当的,不仅要政治素养高、沟通能力强,更要热爱和熟悉社区工作,对重点人群、特殊家庭、困难群体等都要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做好网格工作。

该街道居民张小英对全科网格员的服务非常满意,她说:“以前群众办事要上街道、跑部门,现在只需要一个电话网格员就上门服务啦!”

李万街道把社区和村细化为38个微网格,100多名网格员认领网格职责,并向社会公布了姓名、管理范围等信息;举办全科网格员集中培训,根据出勤率、走访率、问题解决率、群众评价意见,对网格员工作进行考核,全力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管理、精于服务、作风过硬的全科网格员队伍。“将网格延伸到群众家门前,直接激活了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服务群众更加高效快捷。”李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楠说。

如今,示范区探索建立了全科网格治理体系,助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率,“织”出了基层之治的速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