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02日

广袤田野编织希望画卷

——记焦作工匠、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朱昌涛

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朱昌涛在试验田查看小麦长势。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摄

本报记者 李新和

2月11日,焦作工匠、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小麦课题组负责人朱昌涛一大早来到该公司试验田,仔细查看小麦长势。时近中午,他顾不得蹲的时间长腰酸腿麻,又驾车来到祥云镇留尚村麦田,叫来该村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几个成员,蹲在小麦地里,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

“去年雨水多,土地温度不够,小麦长势慢,往年这时候小麦分蘖都已四到五个,今年和往年同期相比,才二到三个,所以要多追肥,分期浇水。”接着,他又把如何打农药、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掌握温度、如何正确使用除草剂等,详细进行了讲解。

看到记者来采访,朱昌涛这才缓慢站起身,长舒一口气,搓了搓手上的土,两手扶着腰,慢慢摇晃着对记者说:“去年雨水太多,低温地容易发生病虫害,严重影响小麦长势,我很担心繁育基地成员不懂技术,影响小麦种子繁育。因为这,我整个年都没过好,一有空就跑到地里看小麦。”

今年48岁的朱昌涛凭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特殊深厚感情,凭着对土地执着的爱,坚持不懈从事小麦新品种培育与研究工作21年。21年来,他从没穿过皮鞋,常年奔波在地里现场工作。他说:“我的办公室常年在小麦田间和技术研究所,用不着西装和皮鞋,很不习惯。”

细小之处见精神。朱昌涛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别人休息时,他却在上网查阅资料、翻阅报纸和杂志,了解国家“三农”政策,钻研业务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做到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朋友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实验是科学之父”……走进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办公大楼,每条走廊都能看到这样的至理名言。朱昌涛说:“搞技术必须加强学习,一天不学习,就像掉了队似的。”多年来,他潜心研究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通过专业书籍、期刊、网络等方式学习先进的小麦高新育种技术知识,勤奋钻研技术,改进和完善科研方法,不断培育出高产抗逆优质小麦新品种,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长期实践经验,组织团队深入基层,开展科技下乡、技术指导,积极传授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帮助农民朋友提升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为了研究培育出高性能、高产值小麦品种,他常常一个人学习钻研到深夜,经常顶风冒雨蹲到地里查看小麦长势,即使病了也不休息,同事、爱人和领导劝说也没用,和他一起研究技术的人员常常被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正是凭着这种忘我的精神,近年来,他研究掌握集成出连续选择优势型小麦杂种后代处理技术,初步集成了以常规育种为核心,以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逆境胁迫、加代为辅助的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大大提升了后代选择效率和准确性,缩短了育种年限。并主持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系)16个,其中平安8号、平安518通过国家审定,平安9号、平安11号、平安0602通过河南省审定,平安658、平安803即将通过国家审定,10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和河南省中间试验。研究集成出以“适期精准播种、10×30厘米宽窄行种植、微喷或喷灌节水灌溉、病虫综合防治”为核心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如今,公司在他的团队带动下,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小麦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他培育的品种在黄淮麦区推广种植面积达300余万公顷,增产粮食11亿公斤,创造社会效益25.8亿元;带动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6年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