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18日

嘉应观治黄兴水博物馆——

传承好弘扬好治黄兴水文化 讲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故事

开栏的话

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再造发展优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的关键时刻,3月15日到16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我市调研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规划、灾后恢复重建、疫情防控等工作,对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本报自今日起,开设《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楼阳生莅焦调研讲话指示精神》栏目,并开设子栏目《扭住“两个依靠” 探索发展新路——省委书记楼阳生莅焦调研之路回访》,对楼阳生所到之处和各地(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回访,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董柏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说法,而“豆腐腰”的头就在武陟县,“悬河”也是从这里开始。武陟地处“悬河头、百川口”,历来是治河的关键要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黄河在武陟以下共决口1590余次。特别是清康熙末年,黄河武陟段5次决口,淹华北,逼京畿,康熙派胤禛亲临堵口。胤禛继位后,尤为重视黄河治理,在武陟敕建了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的嘉应观。新中国第一个治黄水利工程——人民胜利渠也在武陟境内。目前我省正在实施的十大水利工程,其中小浪底北岸水利枢纽、西霞院水利工程两大工程贯穿武陟全境。

嘉应观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不仅记录着大禹、潘季驯等历代名人的治黄之策,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博物馆,也是近现代治黄兴水的博物馆,新中国的第一个治黄指挥中心就设在这里。

3月15日上午,省委书记楼阳生来到嘉应观治黄兴水博物馆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听取武陟县委书记秦迎军汇报,查看阅读相关资料,详细了解治黄历史故事和黄河水文变迁等情况,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的治黄方略,对武陟县挖掘黄河历史和治黄人物历史事件,总结历代治河事件所蕴含的勇担使命的担当精神、顺应自然的科学精神、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公而忘私的奋斗精神等民族精神,融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中,传承弘扬治黄兴水文化的做法给予肯定。

楼阳生指出,中华民族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从古到今贯穿其中的一条就是治水,并且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还任重道远。毛泽东主席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从历史中鉴古知今、汲取智慧,切实扛牢保障黄河安澜的重大政治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全力“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楼阳生的调研讲话精神,在嘉应观景区管理局引起强烈反响,景区党组书记翟嵩峰表示,嘉应观将认真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的指示精神,前瞻未来,强力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实施一系列措施和项目、活动,擦亮“中国黄河文化之乡”这张金名片,展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果,为中原黄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增砖添瓦,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讲好武陟故事。

一是活化文物,实施嘉应观数字化提升工程。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做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文章,活化文物,在治黄兴水博物馆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数字化智慧化提升工程,增强互动性、参与度、体验感,推动黄河文化研学游,把鲧障洪水、大禹治水、王景治河、潘季驯束水攻沙、栗毓美抛砖筑坝等治河方略制作成场景,让学生参与模拟治水,一起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让嘉应观成为名副其实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水情教育基地、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二是喜迎党的二十大,策划文化节。今年也是武陟黄河文化之乡的“大年”,适逢嘉应观建成三百年和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渠首暨开灌七十年,我们将把2022年确定为黄河文化推广年,举办全国首届黄河泥埙·龙吟之声埙乐大赛、黄河文化论坛、摄影大赛、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及其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展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果,为中原黄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增砖添瓦。

三是项目带动,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启动嘉应观白鹿仓黄河国际歌谣项目,全力做好河内水郡文化旅游体验板块、黄河水乡文化休闲游乐板块、黄河文化生态康养生活板块、黄河湿地生态涵养景观绿带,将项目打造成兴黄治水文化旅游目的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旅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黄河歌谣历史文化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