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30日

职素青:从西医专家变身地黄“打焙师”

焙过的熟地黄。

(本组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吉亚南摄)

职素青(右)讲解单边焙模具的工作原理。

职素青(左)指导年轻人在焙床上铺展竹竿。

刚刚上焙的鲜地黄。

翻焙。

本报记者 王玮萱

春分过后,焦作市怀药学会会长、市级非遗九酒怀熟地黄制作方法代表性传承人职素青,按照老样式建造了一座地黄焙,以便春季怀地黄开挖后,利用“焙”的方法,对怀地黄的药用功效展开深入研究。

什么是“焙”?

“焙”即是名词,也是动词。作名词时,专指生产工具;作动词时,即以微火、低温、连续干燥的技术,将药材、茶叶等原料烘干。

焙,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而当怀庆府人将其应用在怀地黄的炮制中时,便为我国的中医药学开辟了新天地,更为怀地黄产业500多年来经久长存奠定了“技术底气”“文化底气”。

职素青骄傲地说,地黄焙或称“焙地黄”,可是咱焦作人的一项伟大发明。

地黄焙的建造看上去并不复杂。泥巴加入秸秆建成焙墙,留三个火口和一个通风口。焙床约90厘米宽,上面横铺着专门从博爱订制的竹子。这是一个单边焙,单排火头,适合一人徒手操作。

职素青介绍,除了单边焙还有双边焙。双边焙工作效率更高,焙床宽200厘米至250厘米,焙长可达15米甚至更长,可容4名打焙师双边操作。

为了便于研究,职素青又制作了一个子母焙模型,这种焙可以上下同时焙地黄。她介绍,子母焙可以将大小地黄分开来焙,有助于精细化操作。

焙看似简单,但若不跟着老师傅学,就一定会吃亏。焙椽一般用柳木,焙越大焙椽越粗,可承载多人上焙翻焙,这样的焙一般可使用三年至五年。地黄上焙前,要先“洗澡养护”。上焙时,铺展厚度以30厘米至60厘米为宜。开焙后,温度前两日应保持在50℃左右,翻堆后温度约升至70℃。即将干燥时,焙温可降至约40℃。鲜地黄焙至八成干后,即从焙中取出,用麻袋或草席掩盖发汗,使内部水分往外渗出,表里干湿一致。经过堆闷的地黄,再放入焙内,这时温度保持50℃左右,边焙边翻动,足干取出。

总之,一座质量合格的焙加上一个优秀的打焙师,才能焙出上乘的怀地黄。而怀庆府人之所以发明“焙”,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怀地黄药性,提高怀地黄生产率,促其产业化。

与记者交流时,职素青不时赞叹怀庆府人的聪明智慧。而她也正是被这项伟大的发明吸引而来,将自己后半生的事业交给了它。

今年68岁的职素青籍贯温县。退休前,她长期辗转于广州、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工作,是医学生物学研究方面的专家。由于工作关系,她经常出国交流。2000年,她到德国交流学习,德国在植物药学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一位德国专家却向她提及了一个中国传统制药名词——焙。

对于焙,职素青并非一无所知。因为,温县就是怀地黄主产地。几百年来,一辈又一辈的打焙师在这块土地上利用焙制作最为地道的怀地黄。经德国专家一说,职素青对家乡的焙产生了浓厚兴趣。

2013年退休后,她拒绝了贵州方面邀请她去作“黔药”的机会,回家乡作起了打焙师。

拒绝高薪邀请,她从不后悔。她说:“怀地黄文化太好了,值得更多人付出。这样,怀地黄产业振兴才有希望。”

2015年,她被纳入焦作市市管专家行列。随后,她又成立了焦作市怀药学会。6年多来,她建立了约2公顷资源圃,不断完善地黄焙技术,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对怀地黄的种子培育展开研究。

焙火不息,代代相传。如今,在我市温县、沁阳、武陟等地,打焙师已形成了家传和师传体系,有的记载传承谱系已达十三代。而从西药专家变身打焙师,职素青以科学力量引领地黄焙技术走向标准化,是新时代的打焙师。

年近七旬,远离儿女,独居焦作,只为深读怀药文化。她却总说:“事业尚未成功,人怎敢老去?”

最近,职素青写下一篇《怀庆生地黄火焙法干燥技术体系的古今价值——一个中药史上里程碑式的发明》文章,强调了地黄焙技术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她对怀地黄文化发展现状的担忧。

她说,怀地黄在明初异军突起,逐渐独步天下,背后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地黄焙技术的发明。这一技术引发了怀地黄道地药材的种植、加工炮制体系的产业和市场流通的形成,促进了医药共生长的中医药体系的发展。文章中,她将这一发明与茶焙、纸焙并列,称为农耕时代技术革命的里程碑。

地黄焙用500多年时间证明了它的伟大。而职素青担忧,今人躺在先人的功劳簿上,看着怀药开始泛化成“豫药”,怀地黄产业渐渐失去独有的品牌优势,最终焦作所残留下的或许只是历史的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