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30日

宣德炉:皇帝亲自督办的祭祀香炉

本报记者 王玮萱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以年号命名的艺术品类并不多见,“宣德炉”就是其中响当当的“艺术名片”。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在武陟县博物馆的藏品中,一尊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铸造而成的宣德炉,小巧精致,大有来头。

这尊宣德炉通高6.8厘米,口径15厘米,腹径17.4厘米,底径13.4厘米。狮首耳,底部有铭文“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整体造型古朴典雅,是武陟县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底部铭文“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证明了这尊宣德炉的“皇家出身”。

据史载,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明宣德皇帝朱瞻基有玩赏香炉的嗜好,恰此暹罗国(今泰国)朝贡一批“风磨铜”。他便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欲造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当即下旨精炼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并加入金银等贵重金属。于是,工艺师们挑选了金、银等贵重金属,与铜一起精心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一批极品铜香炉制作成功。

据传这批“风磨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此后官方督办的“宣德造”再也没有出品。

为制作精品铜炉,皇帝亲自督促,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而制造的宣德炉的确是精品中的精品。

它以色泽为亮点,其色内融。炉身形制规整,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作为书房陈设颇为雅致。焚香其内,数百年历史的厚重感随香外溢。它通体光素,尽显铜炉精纯美质。铜质精良,入手沉甸。

宣德炉的铸造很成功,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是铜香炉的通称。也正因为如此,宣德炉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最爱。而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古玩商们蠢蠢欲动。为了牟取暴利,从明宣德年间至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的活动从未间断。

其实,武陟县博物馆里还藏有另一件“宣德炉”,经专家鉴定为清代制品。

这尊宣德炉通耳高27厘米,口径37.5厘米,足距28厘米。直口,沿微外撇,沿上附有对称双耳,短颈、鼓腹、圜底、三锥足,底部有铭文“宣德年制”,体大完整。武陟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是清代仿制,但这尊宣德炉铸造技艺同样高超,具有收藏价值。

明宣德炉底部铭文。

明宣德炉底部。

明宣德炉。(照片由武陟县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