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4月13日

重返校园的感觉真好

——我市各中小学返校复学侧记

本报记者 赵改玲

人间最美芳菲日,正是少年用功时。从4月9日开始,我市各中小学分批错峰开学,沉寂半个多月的校园再次热闹起来:一声声友好的问候,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网友”终于见面,不少人感叹:“重返校园的感觉真好。”

防疫有力度

戴好口罩、体温检测、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间隔一米排队……4月12日,初一、初二年级,小学四、五、六年级分批错峰入校,记者在各个学校门口看到,疫情防控措施都做得非常到位。

开学前,各个学校都对重要场所进行了消杀,备足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进行了疫情防控演练,保证师生遇到紧急情况后能够及时处理。

“学校的防疫工作做得严格点好,因为属于特殊场所,人员较为密集,作为家长就应该好好配合。”学生家长马先生说。

入学有温度

琅琅读书声,悠悠书香气。返校复学后,我市各中小学都开展了集防疫课、心理课、思政课于一体的复学第一课。龙源湖小学一位老师表示,复学第一课,把疫情当教材,让学生学会感恩。

有了“返校综合征”怎么办?各个学校也想尽办法。记者从市实验小学了解到,此前,该校通过线上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开学后,该校将继续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他们心理障碍和畏惧情绪,回归正常的学习状态。

对接有速度

昨天下午,记者在解放区学生路小学六年级看到,学生们正在认真学习新内容。“一来校就上课,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抓紧补回来。”该校校长杨芳说。

为确保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无缝对接,市教育部门要求,学生返校复学后,要进行问卷调查,摸清学情,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查漏补缺。教师要进行针对性备课,尝试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串讲复习、分层教学、集中补漏、个体辅导等,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保证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衔接的高效性。

春暖花开,终于见面,回学校的感觉真好。

图① 市实验中学学生在入校前进行体温检测。

(市实验中学提供)

图② 龙源湖小学教室响起琅琅读书声。

(龙源湖小学提供)

图③ 市实验小学学生开心地走在校园里。

韩 璐 摄

图④ 市实验小学老师在查看学生共同居住人的“双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韩 璐 摄

4月12日,沁阳市中医院医务人员为该市第二中学学生做核酸检测采样。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