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4月20日
让校园成为师生“养气”的地方
□许伟涛
每个校园的风华,往往与这所学校的校长气质相关。而一所学校的气质,也影响和决定着师生的气场。学校应是师生共同“养气”的地方。
这,也正是我市教育系统大力推进名校、名校长、名师“三名工程”创新举措的意义。4月15日,焦作市首届中小学名校长论坛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不仅搭建了一个共享治校理念、共谋教育发展的交流平台,也必将加快我市建设教育强市步伐,助力打造焦作教育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都是不合格的教育。比如,示范区宁郭镇张庄初中的养成教育,使学生“上学三年,受益一生”,就是在养师生的人生之气。
其实,“双减”政策下,回到教育常识,就是要学校在开齐开足文化课程的基础上,也要在注重丰富学生的生命形态、涵养学生的精气神等方面做些工作,从而张扬学生的优良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我们说个一些孩子缺乏自信,但信心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它是在一次又一次不断努力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增强的。当我们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就在不断增强、不断增长。故此,学校在“双减”政策之下,给社团活动做“加法”,让孩子不断登台亮相,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自然会越来越成熟。
教育是关乎人的,必然有一个缓慢积累、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可能从零开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的提升,同样如是。它不是简单的叠加,可日见其功,但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却足以改变世界。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我们相信,焦作教育的未来一定会繁星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