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孟州:踔厉奋发绘就韩愈故里幸福底色
“坚定不移惠民生,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共产党孟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
本报记者 李英俊 史文生 本报通讯员 牛联平
游客在大棚采摘草莓。赵春营 摄
孟州市吉祥湖公园一角。
“颂歌献给党,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
2021年9月投用的孟州市第一中学新校园。
文明实践活动出新出彩。
张泽斌 摄
“四好农村路”串起“美丽经济”。
白水平 摄
党风正,民风纯。杨 帆 摄
黄河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提速快进。
白水平 摄
孟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加快推进。
白水平 摄
城市集中供暖工程加快推进,目前已有1750余户市民受益。
赵春营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孟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2021
用真情书写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孟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成党委、政府的“大责任”,老旧小区改造、敷设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提升破损道路……2021年,一项项民生工程在孟州大地铺展开来,各项建设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孟州市委、市政府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书写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以提质塑气质,城市韧性全面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年来,孟州市发力全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健康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新上、续建城市提质项目32个,完成投资18.4亿元。该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尽管受疫情防控和极端天气等影响,但民生水平不断提高,亮点频现,老百姓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强化支撑创优势。该市融入郑洛“双圈”步伐持续加快,孟州—偃师黄河大桥即将通车,沿黄高速、沁伊高速稳步推进,大定路黄河大桥、洛吉孟轻轨纳入规划,初步构建了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
完善功能提品质。该市累计完成134个老旧小区改造,城区集中供热管网覆盖面积超过270万平方米,人民广场、老年健身园建成投用,大定路南段综合改造全面竣工,会昌路综合改造、韩愈大街综合改造、河亭街、全民健身中心等工程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精细管理树形象。该市持续开展非机动车行车、“门前五包”和“三种经营”专项治理,实施文明志愿活动23项,常态化开展“周六社区楼院大扫除”活动,城区范围内“三种经营”实现动态清零。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省住建厅预验收,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
以真情添温情,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2018年,孟州市槐树乡毛庄村毛西红的家庭因学致贫,一辈子务农的两口子,为了两个孩子上学入不敷出。该村党员李建立主动帮他分析谋划赚钱路子,出资帮助毛西红种植了0.46公顷葡萄,如期实现了脱贫。
“俺家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如今,毛西红不仅种了葡萄园,去年还承包了村里的红薯粉条加工厂,年收入达到了13万元,不仅自己稳定脱贫,还成了村里的致富模范、创业带头人,致富路越走越顺。
去年以来,该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执行行业政策,农村安全饮水全部达标,困难户危房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发生因贫辍学问题,脱贫享受政策群众看病报销比例稳定在90%以上;43个衔接项目如期竣工,完成投资4351.4万元;开发扶贫爱心公益性岗位391个,带动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孟州市源沟村、孟州市扶贫办分别入选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以贴心赢民心,民生保障落细落实
“现在,城里医院的专家来俺家门口的卫生院坐诊,村里人不仅看病更方便了,还能享受本地医保报销待遇,真是太好了。”日前,在孟州市西虢卫生院,前来就诊的刘嘉伟满意地说。
去年以来,该市全年民生支出达到18.75亿元,第一人民医院开工建设,妇幼保健院迁建和中医院传染病区建设接近尾声,新建107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组建以中医院为牵头单位,妇幼保健院、7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8家村卫生室(所)为成员单位的孟州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孟州市公立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整合县、乡、村卫生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造县域就医新模式,全面提升了全市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解决群众就医不便的问题。
孟州市新一中项目建成投用,新改建教室周转房195套,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十二连增;新增城镇就业834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52人,安置高校毕业生见习人员20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8%;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工作,社保卡已基本实现全民普及,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做到了应保尽保;建成2家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5家养老服务机构已全部与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建成164家农村幸福院,启动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养生文化村,养老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2022
绘就韩愈故里、大美孟州温暖蓝图
春节刚过,在孟州市老旧小区红线外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武松路和农坛路等城区部分路段升级改造现场,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测量放线,挖掘机、吊机、铲车等多台机械设备开足马力,进行雨水管沟开挖、雨水管道敷设、管底砂石铺装等作业,施工现场紧张有序。
2022年,该市民生保障持续发力,抓基建、促就业、兜底线、办实事,惠及百姓的好消息接连不断,接续绘就韩愈故里、大美孟州的温暖底色。
稳就业、强保障。该市坚持就业优先,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认真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各项任务,全面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全年培训从业人员不少于9500人,新增城镇就业6500人以上;织密保障网络,强化医保政策落实,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统筹做好救助救济、优抚和退役军人安置等工作;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帮扶力度,落实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把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
优服务、惠民生。该市加快建设人民满意平台,依托焦作“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成立了“民呼必应”调度中心,全面推行“有诉即办、接诉即办”,高效解决群众诉求。该市加快建设人民满意医疗,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升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高水平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快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建成投用新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传染病区,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以孟州市新一中投用为契机,抓管理、优机制,培名师、育优生,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持续深化“双减”、中高招、职业教育、县管校聘、体教融合等五项改革,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加快建设人民满意养老,引入第三方机构运营会昌、大定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持续规范提升农村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德信养生文化村、赵和镇综合医养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兴文化、展形象。该市深入推进“文润孟州”品牌建设,健全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提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精心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进校园、数字电影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建设书香孟州,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持续开展送图书进基层活动,让河阳大地书香弥漫。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深入挖掘韩愈文化、黄河文化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的时代精神,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全方位展示新时代新孟州的精神气象。
精管理、提品质。该市树立全周期城市管理理念,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为让管理上水平,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持续开展“清洁家园”专项行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区域达到60%;用好党群议事会、“双报到”机制,全面开展红色物业创建,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出台宠物饲养管理办法,保护群众人身安全;加快推进5G智慧安防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智慧孟州。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统筹做好复审、测评准备,让三张城市名片更闪亮。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对照创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挂图作战,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健康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让出行更便捷,加快推进会昌路、大定路、韩愈大街综合改造及河亭街建设,启动南环路、东环路、河阳大街中段改造和老旧小区二期配套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路网。为让生活更舒适,加快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完成关耿村拆迁和17个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城市集中供暖、党校新校区、城市书屋等工程,启动市民中心城市综合体、城市智慧立体停车场建设,让群众不断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为让城市更安全,把安全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谋划实施城区除涝截流分洪工程,接续开展城区窨井设施整治,全面建设韧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