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5月12日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祝全市护理工作者节日快乐

市优秀护理管理者赵艳

危重症产妇的贴心人

本报记者 梁智玲

住到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重症病区,很多准妈妈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是为啥?无外乎两点:医生的救治水平高,护士的服务质量好。今年42岁的赵艳,就是该科室的护士长。

产科重症病区是市重点学科,又被称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承担全市六县五区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该科室主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产科危重症疾病,在心衰、凶险性前置胎盘、难治性产后出血、子痫抢救等疾病的诊疗方面优势明显。

危重症产妇的情况十分凶险,病情会在瞬间发生巨大变化。在工作中,赵艳带领团队不断分析病例,结合临床经验,摸索总结出一整套适合不同类型患者的护理方法,深得患者好评。赵艳和该科室的护士,也成了患者的贴心人。

市优秀护理管理者张莉

妇科护理的多面手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张莉是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妇科(妇科三区)的护士长,22年护理工作经验、贴心的护理服务。她是妇科护理的多面手,被很多患者当成亲姐妹。

中西医结合妇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主要承担中孕引产、人工流产、取环、上环等计划生育相关手术、避孕指导等业务。在该科室,计划生育相关手术可达4000人次/年,上取环可达600人次/年,工作量大,护理任务很重。科室设置了宫颈门诊、妇科内分泌门诊、生殖道感染门诊、中医门诊、计划生育门诊、妇科肿瘤门诊、海扶门诊、更年期保健门诊等特色专科门诊。这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里工作,必须是多面手,精通各项护理技术。

除此之外,张莉还带领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一医一患一诊室”服务,充分保障患者就诊的私密需求。

院优秀护理管理者席音

做患儿的“知心姐姐”

本报记者 梁智玲

今年46岁的席音有26年的护理经验,身为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护士长的她,亲切地被患儿称为“知心姐姐”。

儿童康复中心创建于2002年,规模大、技术领先,被市残联认定为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是我市首家诊治小儿脑瘫的专业医疗机构,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188张床位,三个区域(住院病区、康复区、集体课区),PT室、OT室、语言训练室、推拿按摩室、针灸室、理疗室、蜡疗室、沙盘游戏室、多感官训练室、早期干预室等诊疗场所是席音带领的护理团队每天挥洒汗水的地方,也是让患儿和家长重新燃起希望的地方。

在儿童康复中心工作多年,席音不仅是一位技术多面手,更是一名心理疏导师。在她的帮助下,上千名儿童走出阴霾,迎接生命中本该有的彩虹。

院优秀护理管理者贾静

精心守护患者健康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二区护士长贾静是一名80后,有21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在护理工作中,她用专业和爱心,为患者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

不久前的一天,贾静收到患者送来的一面锦旗。“感谢你们的精湛治疗、护理技术,让我对新生活充满信心。”这名患者说。两年前,这名患者在“两癌”筛查中被发现宫颈癌,在妇科二区接受了专业的治疗,康复效果良好。妇科二区诊治范围包括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妇科良、恶性肿瘤。

记者了解到,妇科二区收治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术后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贾静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特点,带领护士做好个性化护理方案,用细心和爱心,为每一位患者送去最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满意。

院优秀护理管理者张玉珍

精湛服务只为患儿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张玉珍今年48岁,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一区护士长,有着近30年护理工作经验的她,称得上是护理战线的“老将”。

儿科一区主要承担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疑难杂症的救治工作。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哮喘性疾病诊治方面,采取科学用药结合局部物理治疗及纤支气管镜技术等综合措施,减轻患儿痛苦;在手足口病救治方面,经验丰富,救治成功率高;在疑难杂症方面,诊断思路开阔,成功诊断多名4S综合征、斯琼综合征、不典型川崎、EB病毒感染等。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儿科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张玉珍说,在护理患儿时,必须得有“眼力架”,手勤、嘴勤、腿勤,这样才能为患儿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也的确如此,张玉珍带领这支团队,迎接每一位患儿。

院优秀护理管理者刘海荣

让产妇享受优质服务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大家都知道,在市妇幼保健院家庭化产休区,温馨的环境、一流的服务,让产妇有回家的感觉。这样的环境,离不开该区护理服务的掌舵者刘海荣,一名有28年护理经验的护士长。

家庭化产休区以国际化产科医疗服务新理念,替代传统分娩模式,产妇住院期间无须转移,全程享受亲人陪伴、专业导乐师陪产,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进行“一对一”甚至“五对一”分娩管理,让产妇感受到家的舒适。

“根据产妇的需求,我们不断提升家庭化产休区的护理服务质量,让分娩成为幸福的体验。”刘海荣说。如今,家庭化产休区还为产后家庭提供特色服务和延伸服务,为新生宝宝举行诞生礼仪式,表达对新生命的重视、关爱与祝福,传承爱、感恩和孝道;免费为出院新生儿测量黄疸、为产妇提供产后检查。

院优秀护理管理者李芳

以母婴安全为使命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李芳耳中最美妙的声音。李芳是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中心护士长,有着23年护理工作经验。多年来,她始终把母婴安全当成使命。

分娩中心倡导的服务理念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分娩中心开展催产、引产、接产、即刻剖宫产;药物与非药物分娩镇痛,导乐陪产、仿生气囊助产,疤痕子宫再分娩,产钳胎吸助产,球囊压迫和宫腔填塞止血等业务,让准妈妈在安全、轻松的环境中迎接新生命。

“分娩是整个妊娠期间最危险的一个过程,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随时准备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母婴安全。”李芳这样要求自己和团队。该中心年分娩量最高达8061例,到妇幼保健院生宝宝,成为很多准妈妈的信仰。

院优秀护理管理者谷琳

以患儿康复为己任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二区,护士长谷琳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1号床宝宝吃药了吗?8号床宝宝是否有好转?19号床宝宝今天该出院了吧……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她的心里只有“让患儿尽快康复”这一件事。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二区是市儿科学重点学科,小儿神经重点培育学科。科室拥有脑电图及肌电图机,无创辅助呼吸机,全自动机械深度排痰机,红外线理疗仪及氧驱动雾化装置等设备,最大程度保证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效果。在小儿神经内科疾病的诊疗方面,儿科二区更是走在了全市前列,深得患儿家长信任。

儿科对护士的要求很高,工作中,谷琳不仅要求护理团队技术精湛,还重点培养护士的沟通能力,准确把握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提供精准的护理服务,为患儿的健康护航。

院优秀护理管理者李婷

为患者铺平“好孕”路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她用精湛的护理技术,带领护理团队,配合医生,帮很多人圆了妈妈梦。她,就是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李婷,用26年的护理工作经验,精准诠释了“优质”二字。

生殖医学中心是以不孕症诊疗与辅助生殖技术为核心的临床和科研机构。在护理工作中,李婷带领护理团队改善门诊护理服务内涵,把健康教育贯穿整个就诊流程,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身心和谐发展,轻松走上“好孕”之路。

生殖医学的快速发展,对护士提出了较高要求,护士必须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程序,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李婷带领年轻的护理团队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护佑生命的起点,助力新生命的起航,打造出了生殖医学中心护理品牌。

院优秀护理管理者李小贤

让患者满意 让家属放心

本报记者 梁智玲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抢时间。市妇幼保健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部护士长李小贤对这句话的理解尤为深刻。眼快、手快、脚快、脑快,是李小贤在20余年护理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对科室护理团队的要求。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部能够承担各级各类手术及麻醉,尤其是在妇产科和婴幼儿围术期麻醉及护理方面处于全省先进水平。在精准麻醉和加速康复外科等领域,该科室也走到了全省前列。作为该科室护士长,李小贤对手术室统筹管理,精准把控每台手术的护理服务质量,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手术室要求博学严谨、科学创新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为保障我市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护士团队将不懈努力,让服务更加优质。

(本栏照片均由本报记者梁智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