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20日

本报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王静锋深情讲述:

观山看水见世界 有我焦作日报

再有11天,2022年7月2日,是焦作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日。对于“65”,我的内心没有特别的触动和感觉;对于没有参与交集的久远的过往,我知之甚少、无以言说。对此,我既无奈又难过,若是非要违心、应景地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我觉得那是一种亵渎。焦作日报,是我心中永远的圣殿。我不愿意这样做。

遇见你太晚,用心陪到底。一朝结缘,至今,和焦作日报已是整整30年的心手相携。

30年前,经自由投稿,焦作日报《人生经纬》栏目刊发了我的散文《漂泊去远方》,1000多字的篇幅,版面居中的显著位置,一眼望去格外醒目俊秀。文章发表之后在我的同学朋友圈产生了强烈反响,夜深人静,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看,报纸的油墨气息分外浓郁、令人沉醉,组版编辑“张东风”几个大字也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一稿激起千重浪,更激发了我沉潜已久的写作热情,不是在写稿、投稿、送稿,就是在加班、采访、构思,大河报、警察教育、河南法制报、人民公安报、河南日报、公安月刊……见到我时我和新闻在纸上,见不到我时我和新闻在路上。由生手到熟手,从短小到长篇,由消息到通讯,焦作日报特别是其《法治周刊》伴我一路前行、快速成长,当我离开公安机关时,自觉已经完全掌握了法治新闻各种体裁的写作方法,《凌晨,那一声巨响》《群岭深处爱民曲》等长篇通讯一挥而就,再也不是写一个开头要撕掉十几几十张稿纸、写一个导语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起步阶段的生手新生了。生命如此美好,必须对某些事物倾注以深情,她就是焦作日报。

记得当年焦作日报一版开设了《昨夜今晨》新闻栏目,当日事、当日写、次日见报,正合我急切的性格,我主动和编辑记者李刚星保持热线联系、单线联系,绞尽脑汁、变着花样和他套近乎,短小有趣新奇的法治新闻不时见报,领导赞誉肯定,同事羡慕佩服,我这个不在编的“全天候记者”成了300多人大局里最忙的人,每天满血复活,浑身充满力量,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新闻人永远是年轻。无数个白天黑夜,我指着镜中那个不时想要消沉懈怠疲惫的自己说:发表就是肯定,发表就是工作,发表就是一切,发表才是硬道理。

因为发稿,我和焦作日报编辑唐子军曾作为共同被告,被当事人起诉至山阳区人民法院,后对方又上诉到焦作市中级法院,我第一次收到法院传票,第一次走进法庭,第一次独自面对原告和两名专职律师唇枪舌剑地激烈辩论,第一次赢了一审又参加二审庭审,官司毫无悬念地打赢了。经此波折,我的心也和焦作日报贴得更近了,觉得更加温暖、更有力量了,尽管在我的心中,焦作日报的楼还是那样高,发稿还是那样难。“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而我却欲罢不能。

因为新闻报道,因为焦作日报,很快,我又被选调到孟州市委宣传部专职从事新闻报道,6年10个月的时间,焦作日报成为我全年365天24小时主攻的发稿主阵地。尘土飞扬的黄河滩区移民村,我骑着摩托车现场采访,汗流浃背加班写稿;在远离城区30多公里的槐树、石庄乡,我走进基层法庭,到农信社盗窃大案现场的墓地核验细节;在孟州农民学邓小平理论全国典型王西玉家里,我和央视记者一起探讨“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含义……《为了移民兄弟的安危》《给乡亲们留下不走的工作队》《棺材旁挖出25000元》《孟州农民王西玉走进央视“使命”专题片》等一篇篇稿件连续在焦作日报上刊发。中国网络“第一村”、桑坡农民通过互联网做起跨国生意、老农30万年薪聘老外、韩愈故里春潮涌等一系列重大新闻外宣素材稿件经焦作日报首发,走进央视《焦点访谈》,上了人民日报、新华社,掀起一波波新闻外宣热潮。钟情岗位、激情工作、痴情事业、追求最佳,“让孟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孟州”“身份业余、工作标准不能业余”“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我们的定位很高、梦想很狂,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其间焦作日报助力最大,一直是最可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

要想多发稿、写好稿就必须陪好记者,记得最多的一次,我连续15天,包括早餐时间,都是在孟州宾馆与各路记者共同度过的。“不放过任何一条有价值的新闻”“和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进行搏斗”“新闻可以遗憾,工作不能遗憾”……回首峥嵘岁月,每一天都新鲜透亮,每一天都是血脉贲张的战斗状态,“我做得不好,可我尽力了,我没有偷懒”,扪心叩问,我心无悔。

山高路远,看世界,观众生,也要找自己。今生有幸,我有焦作日报。

最紧张的2002年,我在焦作日报刊发稿件50余篇,编写工作简报108期。因为过度劳累,那一年我得了“综合疲劳征”,严重失眠,长期失眠。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不知名的虫儿叫声越来越狂躁高涨,夜色一点点变浓又一点点变白变亮,头疼欲裂中,想着第二天的稿子和工作要受影响,不禁泪水潸然而下。

工作任务最重最艰难最富挑战性的一年就那样挺过来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没有焦作日报,我或许不会去买7个版本的《古文观止》,我或许不会长年自费订阅《人民日报》缩印本,我不会每年斥资上万元去购买让我眼前发亮、一摞又一摞的书,我或许永远不知道焦作凌晨4时的夜空是那样高远幽静,极大可能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凡是打不死你的,都是让你变强大的。最孤苦无奈、感觉快扛不住的时候,还是焦作日报,还是焦作日报上发表的稿件、铅印的署名给了我力量。

记得国家级招商盛会“厦洽会”结束之际,时任孟州市委主要领导安排我写一篇外宣稿,历时两天三夜我终于想到了一个自觉满意的好标题——《栽下梧桐青萋萋 引来鸾凤声卓异 孟州大手笔写活招商引资文章》。那是个周日下午,在原东环路中段焦作日报社旧址的大门对面,我从下午4时等到晚上11时30分,直到在总编室亲眼看到这篇稿子排上了一版,字数也没有删减,才心满意足地踏上返程的路,到家时,已是后半夜。重大事件,重要时刻,焦作日报的编辑老师总是鼎力相助、言而有信,让我可以将稿件发得出、发得及时、发得长,发得可以满足主要领导的意图,将一个基层通讯员的价值风采扶助到难以想象的高度。自从有了你,人生从此大不同。

从业余到专职,从市委到政府,从新闻到公文,从统战到宣传,从新型农村社区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从对外招商引资到造店牛羊肉节,从温县“兄弟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建综合体到“一赛一节”世界从此太极……每有所悟所得,我都会邀请焦作日报史文生老师等诸位“大咖”帮我写稿、提炼、总结,用新闻的意识谋划工作,用新闻报道同步进行展示检验记录激励,将新闻手段作为创新比试竞争的利器,何其独特!又何等重要!多年来,我和焦作日报编辑记者老师们保持着密切、高效、纯粹的合作关系。深深的感恩埋在心底,却很少有世俗的客套,没有请客,没有送礼,没有虚与应付,也没有写稿发稿上的偷懒耍滑。一滴水见太阳,一朵浪花见大海,史文生、李英俊、王应文、王晨光、杨仕智、陈作华、李非、陈彬、拜丽萍……每一个名字都闪闪发光,从他们身上,我读懂了党报记者的崇高、神圣、责任和风骨。

时光走过了30年,焦作日报每天不一样,每天都在变,我见证、我欣喜,我参与、我自豪。可我更知道,有些东西从来没有改变,也永远不会改变。书卷多情似故人,焦作日报以及置身其中的所有人,正是那可以随时倾心畅谈的故交知己,给予走近他们的人以难得的踏实和亲近。

众声喧哗的传播格局下,党报必须发出自己清晰高亢的声音;万众皆媒的舆论环境中,党报必须当好主力军、挺进主阵地;全民族文化素养全面提升的阅读语境里,党报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以“大象也要跳街舞”的灵动,主动拥抱网络世界,敢于善于发声亮剑。

一座城,一张报,数百万人的目光和关注,这一分沉甸甸的责任和期许,我们必须承接!未来已来,预期可期,初心如磐,我心澎湃,毕竟两年前焦作日报已亮丽跻身全国新媒体第一方阵前20位、第17名,她有担当的底气和自信!

观山看水见世界,有我焦作日报。

往事随风,或许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而党报永远年轻!祝福焦作日报,祝福她65岁的生日,祝她永远年轻、年轻无极限!

写到这里,我不争气的眼泪又情不自禁地淌下来了……

焦作日报,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