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20日

1957年7月2日

一份党报伴城而生

1957年5月29日,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焦作工人》改刊问题的批复。

本报记者 李 秋 摄

1957年12月13日,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关于同意焦作日报社成立编委会的通知。

本报记者 李 秋 摄

1957年12月11日,中共焦作市直属机关委员会关于批准焦作日报社成立党支部的批复。

本报记者 李 秋 摄

1957年7月2日《焦作日报》创刊号。(本报资料照片)

一份报纸,就是一座城市的记忆。1957年,在焦作建市一年之际,新亚商厦附近的一幢旧平房里诞生了中共焦作市委机关报——《焦作日报》。几十年坚守,几代人努力,从创刊到复刊,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从手工画版到电脑排版,从一张报纸到全媒体方阵,一次次产业升级、一次次技术飞跃、一次次改革创新,焦作日报社几代报人用智慧、辛劳和勇气,历练了报业的脊骨和自信;用使命、责任和道义,记录着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书写着城市发展的荣耀。

本报记者 李 秋

时光如流!今年是《焦作日报》创刊65周年,回望创刊初期,焦作日报社退休干部,原副刊科科长、主任编辑华秋娴仿佛历历在目……

1957年6月以后,冯彦杰、王乃宇、周正和、华秋娴……一个个当时焦作文化界的精英先后被选调到焦作日报社工作。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文学和编辑专业毕业的,但大家都没有办过报纸。怎么采访?怎么写作?怎么编辑?在哪里印刷?一系列问题摆在总编辑冯彦杰的面前。

几张旧桌子、几条长木凳,不但工作条件艰苦还要面临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一帮二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从头开始做、从零开始学,白天四处奔波采访,晚上就挤在小平房里写稿,互相交流心得,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终于,1957年7月2日,第一张《焦作日报》在一片叫好声中飞进了焦作的每个角落,飘着墨香与大家见面了。

岁月如歌!1958年年初,报社搬到了位于原焦作宾馆东小院(现在的三维商业广场)的原英福公司高级职工住宅,占用这幢房子靠门口的两个房间办公。其中,一间大办公室里20多个编辑、记者,不分科室集中办公,大家坐在一起时,桌子凳子经常吱吱作响。

当时,编辑部的王乃宇是旧知识分子出身,文字水平比较高,报社的一些记者和编辑常把写好、编好的稿子交给他,由他最后把关定稿。焦作煤矿工业比较发达,在全国都有名,《焦作日报》报道的重点自然以煤矿生产为主。为了及时采写报道,报社将周正和、籍启华、华秋娴等记者分成几个小组,长期驻扎在中站区和马村区的几个煤矿,大家还经常一起研讨业务。

1958年,在市文化局工作的皇甫其棠也被选调到报社当了一名责任校对,主要负责记者稿件和新华社电讯稿件的校对工作。创刊初期,需要收报员每天头戴耳机接收新华社电讯,编写出4个阿拉伯数字为一组的电码,收报员一天最多要编写几千组电码,然后再由译电员译成文字,供报纸采用。由于当时人手少,经常是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皇甫其棠的工作就是将电码译成文字校对后供报纸采用。由于工作量大,每个校对每天至少要抄写几十篇电文,几乎每个校对的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春华秋实!《焦作日报》创刊初期,由于经费紧张,无力购买印刷设备,从1957年7月2日到1961年2月,这期间的报纸大多是由新乡印刷厂印刷,然后再用车拉到焦作,办报条件非常艰苦。

1961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由于新闻纸紧缺,除了《河南日报》保留外,全省各地市报纸全部停刊,焦作日报社从总编辑到普通工作人员也都各奔东西。华秋娴因为有文艺特长,被调到市教育局工作,后又被调到当时的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皇甫其棠也重新回到了市文化局的老岗位。

守望初心忆征程,重整行装再出发。时光的车轮行驶到1983年,《焦作日报》要复刊了,周正和、华秋娴、籍启华、皇甫其棠这四位老新闻工作者接到了组织上的调令,重返焦作日报社。初心不变、脚步铿锵,赤诚在怀、责任在肩,新闻路上,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