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23日

中站激活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

本报讯(记者孙国利 通讯员郭雯)瞄准现代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中站区抢抓我市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机遇,编制产业链、企业分布、技术应用、市场分析四张图谱,加快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提速发展。

夯实重点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依托现有的10家锂电池材料重点生产企业,中站区高效率推进目前在建的总投资131.6亿元的10个项目,即多氟多投资51.5亿元的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龙佰集团投资50亿元的40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集越纳米投资10亿元的2.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1万吨NMP提纯项目、伴侣纳米投资1.2亿元的8000吨锰酸锂正极材料项目、法恩莱特投资8000万元的1.5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等,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新增营收583亿元。在此基础上,中站区还高质量进行招商引资,5月28日举行中站区产业招商推介、举办新材料高峰论坛,精准招引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246.8亿元,力争“十四五”末新材料产值突破千亿元。

深化院(校)地科技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关键环节,中站区推动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以多氟多氟基功能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为载体,先后与河南理工大学成立新材料产业学院,与郑州大学成立智慧元素研究院,计划研发半导体所用的超净高纯电子化学品、新型电解质锂盐及含氟溶剂等“卡脖子”关键技术。同时,大力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研究出台鼓励性政策,对新认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奖励10万元;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分别奖励500万元、300万元、50万元,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提质发展。优化园区土地资源配置,中站区预留发展用地491.93公顷,其中电池材料化工用地4块107.27公顷。成立了新能源电池产业工作专班,统筹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工作,出台支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二十条”、企业家创新创业“十条”,明确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奖励措施及其他减免政策,全周期、全流程、全链条服务企业及项目建设。4月22日,成立由多氟多新材料公司牵头、18家企业组成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联盟,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构建合作共赢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态圈。5月28日,与河南省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设立规模为20亿元的河南中新创业投资基金,对主要在中站区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在项目落地、科技研发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预计第一批4亿元基金7月初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