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不忘初心勇担当 砥砺奋进谱新篇

——孟州市加强基层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李英俊 史文生

孟州市城区一角。

美丽田野党旗红。

城伯镇后姚村北一处麦田,党员志愿者在帮助群众收获小麦。

近日,国道207河南孟州至偃师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正式通车运营。

…………………… 核心提示 ……………………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孟州市委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通过统筹布局,科学推进,做到了中心工作在哪里,基层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政治引领篇

支委会换届选举大会。

市直机关党员到分包小区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

中医院党支部到岩山村开展“五联共建”医疗服务活动。

电力服务保丰收。

联户党员入户走访摸排。

孟州市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定位,围绕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的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引领全局、强基固本的作用,通过支部建在攻坚阵地、党员冲在攻坚一线、“五联共建”助力攻坚,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领导联点,高位推动。孟州市实行领导包乡联村制度,逐人明确支部联系点,带头联系脱贫村、软弱涣散村;乡镇(街道)每名领导成员分别联系若干个企业和村,实现联系点全覆盖;坚持定期到联系点指导工作,每月至少蹲点指导2次;积极围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防疫防汛等各项工作任务,帮助联系点查问题、找短板、理思路、谋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推动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州市委书记卢和平带头到联系点大定街道段西村调研指导,31名县级干部分头到联系支部,帮助谋划定策。11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对所辖村(社区)逐个过筛,“一对一”研判村情,“手把手”指导制订创建计划,明确目标、路径,形成了创建“说明书”。

支部联建,帮扶驱动。孟州市针对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短板弱项,认真总结疫情防控期间工作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机关干部、公职人员到社区楼院“双报到”工作。94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85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按照“双报到”工作要求,到社区无主楼院报到,认领服务岗位,联办组织活动,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值班值守等工作。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机关干部在下沉基层、帮扶楼院、服务居民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全市营造了党员干部“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浓厚氛围。为助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孟州市还从市直单位抽调10名第一书记、2支工作队,一周“五天四夜”吃住在村,让他们在服务群众第一线砥砺意志品质、锤炼过硬作风、提升“七种能力”。

部门联创,分区互动。该市打破街道、市直单位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壁垒”,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原则,整合党建资源,健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市直机关党组织按照攻坚任务,与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结合,认领责任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表率、当标兵。在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健康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中,孟州市以4个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15个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要求82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市直机关党组织按照攻坚任务,与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结合,认领责任区,利用好每周二的“实事走访日”活动,组织4300余名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引导党员在创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企业联村,结对传动。该市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全市26家非公有制企业,聚焦24个脱贫村,分层次、分重点、分需求,灵活采取“多企帮一村”“一企帮一村”等方式,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今年年初以来,中原内配等26家帮扶企业累计向帮扶村捐资106.85万元,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房屋等;积极开展消费助农,共向帮扶村购买农产品19万元,并主动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增加群众收入。该市还开展了“结对认亲·放飞梦想”爱心助学活动,与165名贫困学生结对成功,捐助70万元,力求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党员联户,全员发动。该市通过常态化开展“入户访民情、我来办实事”活动,按照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工作机制要求,在各乡镇(街道)推行农村无职党员“一编三定五服务”,以党支部为单位,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对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分别编入产业振兴、政策宣传、乡村文明、民事调解、环境卫生五个特色功能小组,实行定岗位、定职责、定奖惩,为群众提供不同服务,锤炼党性,激发活力,让无职党员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归属感,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孟州市共建立农村党员功能小组1300余个,党员各尽所能、发挥特长,为群众提供服务,彻底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乡村振兴篇

幸福源沟——脱贫致富谢党恩。

孟州市委着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党建综合体建管用一体化推进,集聚乡村振兴人才力量,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强化村级组织运转保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严格管理,建设过硬“头雁队伍”。该市村级组织换届圆满完成,顺利实现省委“四个百分之百”目标,村干部全员年龄控制在60岁以下,平均下降10.6岁,大专以上学历增加197人,年龄、学历“一降一升”成效显著,班子结构更加合理。该市运用干部培训和资格联审两项机制,不断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市委组织部牵头,纪委监委、政法、统战、公安等部门参与,对需要补选或推优的村干部等进行全面政治“体检”;在全面备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村干部动态信息库,做到荣誉、处分、兼职等基本情况“一表清”,实现了村干部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比武过招,正向激励“比学赶超”。孟州市采取多种形式,推动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开展互学互鉴,实现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在“五星”支部创建中,市、乡两级开展“现场大比武”“视频大比武”“演讲大比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村党支部书记在看中学、讲中悟、行中比,倒逼他们从思想上真重视,在行动上出实招,促进“三星”“四星”支部连片、“五星”支部不断涌现。今年6月,全市11个乡镇(街道)广泛开展村(社区)干部大比武活动,通过让村(社区)干部“登台打擂”,结合“民情问答”“评委提问”等方式,深入推进“五星”支部创建,掀起了创星争优的热潮。

试点辐射,增强村级“造血功能”。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经营性收益不高,村党支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为困扰该市绝大多数村庄的难题。孟州市在确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时,一方面充分考虑村情实际,用好区位、资源和组织优势,另一方面注重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目前,该市基本确定了建设出租门面房、购买出租机械和入股企业分红等项目类型。这些项目风险较低、收益稳定,对村级经营管理的要求也不高,便于示范推广。“老家莫沟”针对游客流量大的特点,投资环村观光小火车,实现年收益40万元。目前,该市共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试点33个,年均收益7.5万元,带动就业231人,其中脱贫户101人,村级组织为民办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资源下沉,打造基层“民心磁铁”。在党建综合体建管用上,该市践行“三型六优全面建、三级管理不能闲、盘活资产能赚钱”理念,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明确责任,共建成党建综合体180个,覆盖率达到81.6%,建成“老家莫沟”“红色岩山”“美丽源沟”和中曹“黄河文化”等多张“孟州名片”。该市建立起市、乡、村三级联动管理体系,组建政策保障、农村发展、健康需求、文化生活、法律服务5个功能小组,28家市直单位参与,将党建综合体变成下沉一线服务的窗口,实现了上下资源交互畅通,让党建综合体成为群众愿意来、留得住的“民心磁铁”。该市全面清查已建成党建综合体资源,由市级成立的运营调度中心出面招商,将现有资产变为能下金蛋的“老母鸡”,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运营。如莫沟村与孟州市民生医院合作,将慈善幸福院扩建为大型康养中心,实现完全社会化运营,常住老人近100人。

(本版图片均由孟州市委组织部提供)

“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区)干部大比武,掀起创“星”争优热潮。

党员干部在核酸采样中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全国劳动模范、源沟村党支部书记汤长军(左三)和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查看大棚草莓种植产业。

槐树乡汤庙村党员与联户群众签订“邻里互助公约”,携手共建无疫家园。

会昌街道中曹村幸福院内的幸福生活。

河雍街道太子村党建综合体内举办重阳节活动。

中原内配办公区。

基层治理篇

孟州市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探索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径,持续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加强全科网格建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让群众有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创建“五星”支部,开启创先争优“星光大道”。各村(社区)将创星规划和目标以“四议两公开”“一征三议两公开”形式向群众公开公示,代表班子立下“军令状”。乡镇党委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累计悬挂标语横幅500余条,召开培训、研讨会400余次。在工作举措上,河阳街道与村党支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南庄镇细化绘制了包含目标任务的乡村两级创星“路线图”,大定街道成立“五星”支部党员先锋队服务三夏,化工镇、谷旦镇、赵和镇积极“走出去”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槐树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分享活动。孟州市创建办对创建工作实行台账管理,每月调度,并从组织部等牵头部门抽调专人,成立11个工作组,加强对各乡镇和市直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实行预警提示制度,纪检、政法等部门对照创建标准,制定负面问题清单,定期分析研判,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通过孟州市创建办向相应支部发出警示提醒。通过将村级工作任务细化到月,乡镇和市直单位工作责任精准到人,实现“月月有变化、人人有责任”。

发挥“两个作用”,筑牢群众身边安全防线。孟州市将今年两轮疫情扩散的紧急形势作为检验应急处理机制的“大考”,孟州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274个村党支部、8个交通卡点和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站在了战“疫”前沿。在社区,该市94家机关党组织、85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按照“双报到”工作要求,扛起了“外防输入”的责任。该市普遍建立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工作机制,1.2万名党员挺身而出,与9.3万户群众签订“邻里互助公约”,结成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携手共建无疫家园的党建互助联盟,打牢“内防扩散”的群众基础。截至目前,该市继续保持着抗疫以来“零疑似、零病例”的成绩。

搭建全科网格,细化延伸服务“神经末梢”。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界定清晰、无缝覆盖、方便服务”的原则,该市共设置全科网格525个(农村434个、社区91个),专属网格166个,涵盖该市10.6万户、33.8万人、1.1万家商铺,构建起全覆盖无交叉、分工明确的网格体系。该市实行个人自荐与支部推荐相结合,乡镇党委严格把关,物色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各525名,兼职网格员668名,专属网格员166名。确定热心服务群众的“一长两员”(楼道长、信息员、保障员)1854名,作为网格力量的补充,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网格长、网格员以及“一长两员”积极参与入户走访、“六防六促”矛盾排查,为服务中心工作贡献力量。

时代先锋篇

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孟州的新篇章,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全体党员的无私奉献。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个人和群体,来了解一下牢记初心使命、为孟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的时代先锋。

乡村振兴路上的“尖刀班”班长——槐树乡源沟村党支部书记汤长军。槐树乡源沟村原本是一个地处偏远的落后山村。2016年以来,源沟村党支部坚持因村因户施策,全面落实政策,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坚持把党支部挺在产业发展的第一线。该村党支部书记汤长军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强化引领发展、谋划产业的能力,科学培育特色产业,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党支部+村民”等模式建成温室大棚20座,种植了草莓、西红柿、辣椒等农产品,其品质受到孟州、济源、吉利等地游客的喜爱,从而打响了“源沟品牌”,实现了承包户、贫困户、村集体“三增收”。利用源沟的沟壑优势,该村建成了8000米环村健身步道、幸福吊桥,打造沟下水系生态观光路线,发展乡村旅游,多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2018年1月,该村实现了整村脱贫。该村先后被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称号,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班长”,汤长军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焦作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汤长军带领源沟村党支部,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向五星“顶峰”冲顶的重任。

行业领先背后的“红色引擎”驱动——中原内配党委。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3月,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先进的动力活塞组件系统供应商,主营产品气缸套综合实力行业领先,曾荣获“亚洲品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河南省省长质量奖”等称号。作为一家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中原内配党委传承了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将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健康、快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红色引擎”,通过实施“21335”党建体系,不断建强党委领导班子,实行“一岗双责、双向进入”,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安排、同推进、同考核。以党建统筹共青团、工会和妇联等群团组织,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政治核心、党工团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模式。始终牢记“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主动肩负公益、慈善、兴教助学、增加就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社会责任,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一致赞扬。2021年,中原内配党委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资源匮乏村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的探索——“司庄模式”。南庄镇司庄村位于孟州市东部,由于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远离主干道、自然资源匮乏、大量人员外出、村里“空心化”等问题,服务群众能力可谓“先天不足”。该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谋划以党建综合体建设为抓手、带领党员群众建设美丽乡村。他们坚持民事民商,找准“突破口”,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情况下,形成了不走“高大上”、建设“小而精”的思路,也找准了把空心院治理作为突破口。坚持党员带头,组建突击队,党支部推行党员联户制,每两名党员一组分包一座空心院,村“两委”干部带头攻“难点户”。坚持精准施策,运起“绣花针”,针对不同空心院的情况和区位优势设置不同功能区,并对主干道两侧进行绿化,实现“两季有鲜花、四季有绿叶”。以空心院为突破口开展建设,既为村里省下了不少资金,又挤出了建设用地指标,将“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并在村室周边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慈善幸福院,为凝聚民心、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提供了新平台。焦作市委组织部领导来司庄村进行观摩时,对其给予高度评价,称其开创了党建综合体建设“小而精”的“司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