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29日
1983年~1992年
从吃“皇粮”到交“国税”
本报记者 王 颖
实习生 王 瀚
65年砥砺奋进,65年春华秋实。《焦作日报》走过这一路,既是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历程,也是改革创新、自我迭代的过程。
1983年复刊后,焦作日报社是财政全供事业单位,财政每年拨发“皇粮”。1988年,善思、求新、敢变的焦作日报人为政府分忧,按照财政减“粮”到断“粮”分步走的思路,实行体制改革,将自己“逼”向市场。
“复刊之初,举步维艰。物资与人员都要从零开始,没有办公场地,报纸印刷还要‘借灶做饭’。”回忆当初,时任报社财务科副科长、现任党委副书记杨双喜感触颇深。据他回忆,1983年5月1日复刊至当年年底,报社仅有4万元的广告收入。1984年全年广告收入也只有8万余元。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党报继续单纯依靠吃“皇粮”无法取得长足发展,改革原有体制机制被提上日程。全国陆续有党报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改革,经营活动按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市场竞争增强经济实力。
乘着这股改革的春风,1988年年初,焦作日报社确定了从减“粮”到断“粮”分步走的体制改革思路。在与市财政局充分沟通协商后,明确财政对报社的支持从1988年的年拨款160万元逐年递减,1989年递减到120万元,1990年递减到80万元,1991年递减到40万元,直至1992年彻底断“粮”。
自收自支,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对报社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财政拨款每年递减40万元,这是经过反复推算和斟酌得出来的数字。我们进行体制改革,既要逼着焦作日报人努力提高办报能力,又要确保财政减‘粮’断‘粮’后,报社前进步伐又稳又快。”杨双喜说。他记得,1988年报社全体员工苦干一年,总收入不过80万元,而维持报社正常运转至少需要经费160万元。实行自收自支后,报社的生存发展承受了巨大压力。
“开拓广告市场,开拓读者市场,向市场要效益。”面对困境,老一代报社领导审时度势,将目光投向市场。
“1989年,财政减‘粮’后,报社不等不靠,积极发展广告经营。经营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广告收入稳步攀升。”谈起上世纪80年代末在报社广告科工作的经历,已经退休的老记者梁铭金很有感触。据他回忆,1988年年初,报社广告科只有4个人,到1992年增加到十几个人,广告收入也是一年上一个台阶,不断攀升。
“为了迅速拓展市场,报社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钱给每个广告人员配发一辆雅马哈牌摩托车。当时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车和自行车,摩托车在当时可是个宝贝。”梁铭金说,“骑上摩托车,广告人员工作劲头高涨。为了多签订几个广告合同,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不得闲。”
体制改革,激发潜能。1992年,彻底断“粮”后,《焦作日报》由四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在当年年底还捧回了全省报纸印刷质量评比第二名的奖杯,并在历史上第一次上交了“国税”,开辟了报社发展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