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30日
1992年~2006年
从“大锅饭”到绩效考核
本报记者 高新忠
“从最初的‘大锅饭’到量化考核,再到现在的精准绩效考核,报社考核体制的变迁,给我们采编人员带来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说起从“大锅饭”到绩效考核的转变,报社的员工们无不称赞。
复刊之初,焦作日报社是财政开支,考核机制不健全,没有奖金制度,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三个“一个样”的存在,使报社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形成了很不好的工作风气。
考核机制不健全,采编人员工作作风散漫,已经成为制约报社管理水平提升的一个主要瓶颈。
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已成报社当务之急。
1988年,还在“吃皇粮”的焦作日报社成立评报委员会,每月评选好新闻,以促进采编质量提升。1992年,焦作市财政对焦作日报社彻底断“粮”,报社实行自收自支。为了自我加压、化危为机,谋求更大发展,报社进行全方位改革,尤其注重分配制度改革。
报社把采编人员的工资划分为基本工资和奖金两部分,奖金部分拿出来进行绩效考核。报社给采编人员下达了每个月必须完成的写稿任务和编版任务,并对稿件质量、版面质量提出了等级要求,只有完成了规定的工作量,采编人员才能拿到全额工资。这样的考核办法实施后,报社记者的写稿量明显增加,编辑编版也更加认真细致。
伴随着考核办法的不断完善,换来的是采编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多写好稿件、多拍好照片、多编好版面成为大家努力的方向,“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也蜕变为“多干多得、少干少得”的公平竞争环境,整个报社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
一套行之有效、催人奋进的考评机制,催生了报社采编人员的好作风,记者们纷纷走向基层,进深山、到工地、下乡村,在生产一线捕捉鲜活生动的新闻素材。有一年夏天,当时摄影部的摄影记者刘金元为了拍摄瓜农进城卖瓜的新闻照片,专门赶到武陟县大虹桥乡,与瓜农交朋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随着卖瓜大军走进黄河滩,和瓜农们一起收瓜,并随瓜农到城区卖瓜。那一天,刘金元和瓜农们一起走街串巷,拍出了一组鲜活生动的好照片。这组照片见报后,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了上级领导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1999年年初,考核办法再次升级。焦作日报社党委、编委制定的《焦作日报采编业务考核办法》正式出台,采编人员工资全部纳入绩效考核,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量化考核调动了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编辑部收到的记者稿件越来越多,编辑编稿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但《焦作日报采编业务考核办法》也有不足之处,即过于注重对量的考核,忽视了建立评价机制的重要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解决这一弊端,2006年8月1日,新一届报社党委制定《焦作日报采编业务考核实施细则》,并成立考评策划部,聘任拥有新闻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同志组成专家评审组,对所有见报的稿件、版面进行更加专业的点评、计分。
新的考核细则在注重对量的考核的同时,更注重对稿件和版面质的评定,将版面和稿件质量细分为A、B、C、D、E五个等级。在绩效管理上,新的考核细则变单人评报为集体评审,每个工作日9时,专家评审组都会对当日《焦作日报》的所有版面和稿件进行严格评审,并对优质稿件、版面和问题稿件、版面逐一进行点评,形成《考评动态》,每日公布。
流程一体化的考评方式、可视化的评版评稿让采编人员对考评制度一目了然,每天报纸上出现的好版面、好稿件,大家都能通过《考评动态》学习;每天报纸上出现的差错,大家也能在稿件差错通知单上看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报社全体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