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01日

离开“世界五百强”回到农村民兵连

贺晓光扎根家乡矢志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赵倡文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振兴,只有让年轻人留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来回报这片大地,乡村才能彻底振兴。我就愿做这样一个带头扎根乡村的年轻人!”6月30日下午,在沁阳市西向镇举办的七一表彰大会上,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该镇解住村基干民兵、河南省青年创业导师贺晓光动情地说。

贺晓光出生的解住村曾是省级贫困村。他上大学的4年时间,正是解住村脱贫攻坚的4年关键期,每次回家他都能发现村里的新变化。2016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解住村也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2018年初,大学毕业后入职“世界五百强”企业正大集团几个月的贺晓光,面临着人生的一个艰难抉择——是继续在正大集团拿高薪过稳定的生活,还是回到家乡带着乡亲们致富?

当年春节,父亲贺和平与他促膝长谈,想让他返乡接替自己经营的花茶厂,用所学带领乡亲们致富。

贺晓光陷入了两难,一个是大城市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在那里干下去,前景可期;一个是自己的家乡,生活环境与大城市没有可比性不说,花茶厂到底能不能挣钱,他心里没底。走还是留?就在贺晓光犹豫时,村里的一场婚宴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在婚宴上,放眼望去,坐席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和五六岁的娃娃,像自己这样的年轻人没几个。没有年轻人的村庄怎能振兴?贺晓光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决心回乡发展的贺晓光,把自己的组织关系转回村里,在这年民兵编组时,他还成为村里的民兵干部。村党支部和民兵连积极支持他回乡创业,多方面为他争取脱贫资金近74万元。

接手工厂后,贺晓光利用自身所学,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电商销售渠道上下功夫,以质量赢得信誉,以电商销售占有了市场,日均发货量保持在2000单左右。2021年11月,他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所属的河南省青年创业导师团聘为河南省青年创业导师。

贺晓光在经营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到第一位。他牢记自己返乡创业的目的不是自己富,而是为了带领乡亲们富。因此,在安排员工时,他总是优先安排脱贫户和监测户到厂里上班。脱贫户卫四清在厂里工作4年,供女儿读完了大学。有3个孩子的原方,不能外出打工,家里生活困难,贺晓光得知情况后,让她到厂里上班,负责网上客服服务,一个月收入3000余元。

回乡4年来,贺晓光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是一名民兵干部。2020年疫情暴发后,贺晓光利用自身企业特点及优势,主动生产一批“防疫爱心茶”,免费发放给西向镇的抗疫工作者。2021年7月,西向镇发生了罕见的洪灾,他一方面作为民兵积极参加西向镇武装部组织的抗洪抢险,一方面向参与抗洪抢险的民兵捐赠防暑降温茶。

远离了都市的繁华,贺晓光的精神世界却更加充实。他说:“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为乡村振兴作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