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05日
亮出“红色家底”展露绿水青山
——七一过后再看焦作革命老区“红绿经济”
在十二会村参观的游客。
大南坡的老墙头挂上了民宿牌。
游客打卡许湾村。
(本栏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宋崇飞摄)
本报记者 王玮萱
七一过后,中站区龙翔街道十二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连红利喜上眉梢,因为这里的村民靠着“焦作西柏坡,红色十二会”的金招牌,又收到一波“红色福利”。
从今年五一假期至七一前后,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十二会村接待游客2万余人。
一个巴掌大的小村,常住人口不足百户,可一下子竟然来了2万多人,这该是多大的发展红利?
十二会村深处太行山腹地,红色资源丰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太行区第四专区、焦作党政军机关曾驻扎于此。村内现存太行区第四专区旧址,焦作市委、市政府旧址,沁博县委第三公所旧址,焦作市公安局旧址,新华公司旧址等遗迹,这里曾是享誉太行山的红色据点。
然而,至少在2018年之前,十二会村人没有想过亮出“红色家底”,端起“红色饭碗”。这两三年的变化,是十二会村人没有想到的。
2019年6月,这里迎来了首批游客。截至当年8月,这里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先不算经济账,更重要的是,“红色家底”增强了十二会村谋求发展的“红色底气”。
一个“红色文化+绿色经济”的发展思路在十二会村形成。连红利说:“光靠红色游,还不能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必须把绿色经济搞起来。去年,村里种植了约4.7公顷的李子、喜梅、糖梨、火锅柿子、山里红等特色水果,今年已经少量挂果,明年将会批量挂果。届时,我们邀请山外的客人到这里体验绿色采摘。”
不仅十二会村,位于博爱县许良镇浅山区的许湾村,也端起了“红色饭碗”。
许湾村位于太行山下、丹河岸边。这里山清水秀,是一方世外桃源。更重要的是,这里红色根基深厚。1943年,在最艰苦的革命时期,一位共产党员李荫棠来到这里,发展党员,投入革命,打造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红色据点。目前,这里是市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与十二会村一样,多年前,许湾村的红色文化只停留在村里老人的讲述中,并未被激活。2021年3月至7月,许湾村接待游客2万余人。
不过,今年许湾村的“红色经济”没有“热”起来。原因是受疫情影响,此外一条沿南太行的高速公路要经过这里,目前正在建设阶段。
对于未来的发展,许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尚建民很有信心。他说:“许湾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这条在建的高速公路是一条旅游专线,直达河北,小小的许湾村恰是这条高速公路上的一个节点。依托红色文化游,许湾村大搞绿色经济,现在已建成了花卉苗木基地,还在村东头建起了精品民宿。等游客一到,美丽的许湾村一定让他们流连忘返。”
这两年,红色革命老区孟州市槐树乡岩山村广发“英雄帖”。
1942年至1947年,中共孟县县委曾在岩山村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有7名革命烈士在与日、伪、顽的斗争中长眠于此,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战争之歌”。
近年来,孟州市以开发“红色资源”为主线,以“四好农村路”建设、林果产业培育为双载体,“以红促绿、以路促富”,不但使岩山村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而且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里有13余公顷的软籽石榴生产基地,有约6.5公顷的白菜籽生产基地,仅0.06公顷的白菜地,便可为农民增收四五千元。不仅如此,这些农产品生产基地还是一景,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
岩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天顺高兴地说:“俺村现在是网红打卡地,外面的年轻人也来我们村拍婚纱照、搞直播。俺村里也打算建直播间,专门推销本村农产品。”
七一过后,记者再看焦作革命老区新变化,真是红色作底、绿色发展,一改陈旧气象,走出了特色发展路。
焦作,是太行山一带革命烽火的主要策源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1922年,焦作就有了党的活动。1923年,焦作有了第一批工人党员。1925年7月,焦作建立了第一个地方党组织。1927年至1932年,武陟、修武、温县、博爱、孟县、沁阳等地先后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再到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英烈在焦作大地谱写了一首首壮丽史诗,留下了一件件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全部被国家有关部门确认为革命老区,58个乡镇中有52个红色老区。
如十二会村、许湾村、岩山村这样的“红色村庄”在我市不在少数。“红色村庄”如何发展,能否赶上时代的列车,那就要亮出“红色家底”,展露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