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14日
暑气渐盛 高温持续
市疾控中心发布防病提醒
本报记者 梁智玲
7月7日迎来了今年的小暑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这意味着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为此,市疾控中心提醒,闷热的三伏天,中暑、胃肠道不适、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易高发,市民要注意提前防病,安全度夏。
重点预防“热中风”。天气较热的时候,人体会大量排汗,容易导致脱水。在身体脱水的情况下,血容量急剧减少、血液黏稠,血液循环速度减缓,中风的概率随之增加,再加上高温酷热,易使人心情烦躁,情绪变化大,这也易引起血压波动,增加中风的风险。生活中,不少患者发生中风与使用空调不当有关。盛夏,人们往往喜欢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来说,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高温天气下,人们还容易患上眩晕症。在蹲厕所后猛起,或从高温的户外走到凉爽的室内时,都可能会发生眩晕,严重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冒冷汗等症状,要格外注意。
中暑是夏季的高发病,老年人一定要格外注意。10时至16时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这个时间段一定要注意避暑,外出要带上防暑降温物品。一旦发生中暑情况,要尽快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适量饮用含盐分的饮料,尽快就医。
市疾控中心提醒,夏季还要格外注意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最主要的表现是呕吐和腹泻、腹痛,多与不洁饮食有关。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物容易变质。而且,从冰箱里拿出的食物如果存放时间较长或者没有热透就吃,容易诱发急性胃肠炎。如果出现轻度腹泻症状,可适当补充淡盐水,以防腹泻引起脱水;如果腹泻症状严重,且有发烧、乏力等全身性症状,应尽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