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27日

高压线路输电工:

风雨雷电是他们的工作信号

在野外进行巡视的输电工。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本报记者 赵改玲

在国网焦作供电公司,有这样一群人:野外是他们的工作平台,风雨雷电是他们的工作信号,皮肤黝黑、步履坚定是他们的共同气质,危险的地方总是闪现着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输电工人,用拼搏和无悔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供电传奇。

国网焦作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二班是其中的佼佼者。该班共有7名成员,班长叫郑超超,人称“小超人”。这个班里,年龄最大的接近60岁,最小的不过28岁。该班组主要负责我市博爱、修武、武陟三县域内、长达237公里的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手拿“武器”——望远镜、照相机、测距仪、无人机等作业工具,穿越田间地头、山峰河流,攀爬在高耸的输电铁塔上……该班成员一年中有300天以上都要在户外工作,尽全力保障高压输电线路的本体和通道安全。寒来暑往,他们总是一身规整的蓝色全棉工作装,一双绝缘鞋再配一顶安全帽。

7月18日,连日的降雨过后,天高云淡、晴空万里,工作现场周围绿树葱葱,生机勃勃。在班长宣读完当天的工作任务后,工作班成员默契配合、分工明确,快速完成准备工作,对220千伏ⅠⅡ春清线和太清线重要区段进行巡视检查。整个工作流程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

在野外工作,听起来很有诗意,其实不然。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一边不厌其烦地检查着高压线路本体状况,一边要留心看护好电力线路防护区,及时制止高压线下盖房、施工、焚烧等威胁高压线运行安全的行为;为周边群众普及电力安全知识,积极协调清理树障隐患。为了线路安全,输电工人不仅需要耐心协调排除隐患,还要经常爬高上低。为此,他们跌进过泥里,滑进过沟里,甚至被狗追咬过。

风雨雷电就是他们的工作信号。7月22日,暴雨突袭,运维二班的成员冒雨赶到位于大沙河河道内的铁塔附近,巡视并评估洪水对铁塔基础的影响。3处线路隐患被排除后,大家的裤子和鞋子都被淋透了,但这在他们看来都不算什么,只要能保障线路安全,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为了提升电网管理水平,焦供输电人创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工作法”。为了升级线路巡检技能水平,该班组除了拥有传统的望远镜和照相机,还配置了高性能无人机,为工作插上了“智能的翅膀”,拥有了“千里眼”,极大地提升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光明使者”、万家灯火的守护者。

2021年,这个班组荣获国网焦作供电公司先进班组称号,班长郑超超也荣获了国网焦作供电公司先进个人称号。郑超超说,作为国网焦作供电公司的普通工人,大家都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能够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贡献一分力量亦是幸福的。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