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27日

底气足 “星”光亮

——沁阳市王曲乡创建“五星”支部扫描

本报记者 董柏生

7月23日,大暑节气,天气炎热。沁阳市王曲乡范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倪卫民也“热”得不可开交,在村里怀地黄烘干加工的项目现场,他一边跑来跑去组织协调施工,一边不停地接打电话,联系安排试生产前期的各项工作。

“这个项目8月上旬就要安装机器调试生产,一年能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左右,带动30多名村民就业呢,不抓紧往前推会行?有这个项目支撑,加上村里工业园区的租赁费用,集体一年收入20多万元不成问题,创‘五星’支部就更有底气了!”擦了把脸上的汗,倪卫民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

在王曲乡多个村庄采访时,记者处处都能感受到争创“五星”支部的浓厚氛围。作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英雄的家乡,北孔村通过弘扬宋学义精神助力“五星”支部创建,探索“红色文化+”模式赋能乡村振兴,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4个规划市场与专业文旅公司的对接,谋划投资8000万元的红色研学专项债项目已完成前期方案设计,正在积极推进。

“争创‘五星’支部不光要有热情,还得有经济实力。这两个月,我们按照乡党委、政府的思路办法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率从25.7%提高到74.3%,整合平整增加土地供给8公顷多,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左右;通过招标竞价,土地流转价格由12000元/公顷提升到15000元/公顷以上,增加群众收入20余万元!”北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梁长宝说。

沁阳市委常委、王曲乡党委书记崔志琦告诉记者,今年“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始后,王曲乡第一时间锚定创建标准,细化创建措施,鼓励各村立足实际,补足短板,发展特色,打造精品。以北孔村“一颗红心照四方”为示范引领,在全乡坚持聚焦头雁工程,建强支部队伍;聚焦规划引领,明确创“星”路径;聚焦集体经济,领航创建全局;聚焦载体建设,提升创建成效;聚焦正向激励,营造创建氛围。“五个聚焦”靶向发力,推动创建“五星”支部走深走实。

发展集体经济是“五星”支部创建的核心要义。自5月份推动土地集中流转以来,该乡共流转土地1780余公顷,集中流转后,连片土地实现规模经营,不但增加了亩均流转费,经过土地整治,消除了原来的田埂和沟渠路等,增加了集体土地,实现集体经济增收。

南鲁村土地流转140余公顷,通过土地连片后增加了集体土地13公顷多,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0多万元,加上亩均100元的管理服务费,村集体每年可收入30余万元。夏庄村积极推动土地集中流转,与沁阳春之韵农业合作社签订了30余公顷的怀地黄种植订单,大力发展怀地黄种植。王曲乡与济源市盛禾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近700公顷的青贮玉米收购订单,通过发展订单农业,避免了盲目生产,降低了种养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收获“稳稳的幸福”。

王曲乡乡长王凌雁说,通过公开招标竞价方式,流转土地价格提升,增加群众收入600余万元,整合平整增加土地供给近140公顷,增加村集体收入220余万元。预计本年度全乡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村由之前的3个增加到15个,占全乡所有村庄的38%以上,为创建“五星”支部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为进一步调动各村争创“五星”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7月初,该乡举行了“提能力、创五星”庆七一支部大比武暨农洽会签约活动,39名村党支部书记重点围绕本村基本情况、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五星”支部创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打算,对乡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坦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暗中较劲比赛。

首届农洽会的成功举办,畅通了农企和农村的合作路径,9家涉农企业围绕惠农政策以及项目需求进行了宣讲,各村现场发布土地流转意向,最终沁阳市豫农农资有限公司、河南谷源仓储有限公司、济源市盛禾实业有限公司、沁阳市农业银行4家企业与11个村达成了农资供应服务、青贮玉米购销、金融服务等合作意向。

目前,该乡范庄、西王曲、南鲁、北孔、古章等村正立足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大召、小王、西渠沟等村聚焦土地流转,让土地生金、农户受益;夏庄、肖作村创办集体经济企业,围绕二手纸机市场做文章,开展市场管理服务创收;中王占、里村、北山、大十八里正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备足发展后劲。北孔宋学义研学基地——范庄檀溪堂特色漆艺制作,怀地黄加工产业——小浪底北岸灌区绿色果蔬种植—杨村商贸物流中心,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带,小官路休闲采摘及人和春天奶牛“农—牧—乳”产业示范带加快推进,全乡“一村一品”、点线结合、全面开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争创“五星”支部的路径更明、基础更牢、底气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