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01日
毋帅文:民事监督解民忧
本报记者 邓 帆 摄
本报记者 邓 帆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利益,他从未停止;打击虚假诉讼,维护司法权威,他始终努力。博爱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五级检察官助理毋帅文说,群众的满意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去年3月份,河南某房产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来到博爱县检察机关,称自己的公司无故背负了500余万元巨额债务,公司房产也被法院查封了20余套。
当大家认为该案证据指向清晰、法院判决并无不当时,毋帅文发现案件存在诸多疑点:原告张某出借现金与提起诉讼的时间跨度过大、在庭审中对关键事实作出两次相反的陈述等。
随着调查深入,毋帅文与同事们查明:张某恶意使用虚假的银行流水和购房合同向法院提起诉讼,是一起典型的民事虚假诉讼案件,同时张某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属于刑民交叉案件。该案通过检察机关的监督,促使法院依法改判,解冻被查封的20余套房产,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并通过移交刑事立案监督线索,使得张某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件办结后,赵某冒雨给毋帅文送来锦旗,满含热泪地说:是检察院拯救了我们,把公司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
前几天,毋帅文看到另一个案件当事人王佳发的朋友圈说“时隔一年多,我又重新坐上了高铁”。王佳当初来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时满脸憔悴的样子,王佳是一名转业军人,刚转业就被他人欺骗,在一份600万元的保证合同上签了字,后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刚就业的工作也被单位停了职。向法院申请再审无果后,他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通过一系列调查核实,毋帅文发现该案存在疑点,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免除其担保责任。法院支持检察机关的意见,依法判决免除王佳600万元的保证责任。现在王佳已被移出了“黑名单”,乘坐高铁也不再是一种奢望,工作、生活恢复了正常。
这两个案件仅仅是民事检察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1年毋帅文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民事检察办案能手”。如今的他斗志昂扬,决心为做强民事检察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