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02日
清代铜砝码:告诉你“半斤八两”的由来
清铜砝码。 (焦作市博物馆供图)
本报记者 王玮萱
1976年,市民许敬珍向市博物馆捐赠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当工作人员将其打开那一刻,一套珍藏了300多年的铜砝码,瞬间惊艳众人。
后经市博物馆专家研究证实,这套铜砝码是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在江苏省苏州府枫镇颁行的官制标准砝码,是研究我国古代衡器演变发展的重要文物。
细看这款长方形的盒子,内藏玄机。其四面皆有阴刻楷书文字,正面阴刻“江南苏州府正堂曹”,背面阴刻“奉江苏布政使司丁校准枫镇买卖商牙一体遵行拾两不许轻重违者禀究”,侧面刻“康熙拾捌年叁月拾玖日给”,另侧上方刻“奉宪颁行”。
盒盖为二两五钱。盒内装一个大砝码和两个小盒。其中一小盒,盖为五钱,盒内有一两、二两、三两砝码。另一小盒,盖也为五钱,盒内装一两、二两、三两。与第一个小盒不同的是,该“三两”另为一盒,盖面文“三两”,内有一钱、二钱、三钱、四钱、二分、三分、六分、捌分。
经测量,最大铜砝码的尺寸为:高5厘米,长3.4厘米,宽2.7厘米。
铜砝码的作用毋庸置疑,是一种由官方制定的标准衡器,是天平的标配,相当于今日我们常见的“秤砣”。
那么,砝码是怎么来的呢?
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相当于砝码的“权”,后来又出现了“衡”,因而有了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权衡。
早在2500年前成书的《论语》《礼记》中,我国古人就对“度量衡”有了描述。其中,《礼记·杂记下》中载:“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
《汉书律历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以中等颗粒的黑黍粒,以十黍为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也就是说,当初确定“两”是以北方所产黑色黍谷等粒度的100粒重为一铢,2400粒为一两。
墨子在《墨经》中称:“衡,加重于其一旁,必垂。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这段话是关于衡器原理的最早论述,比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要早200余年。
然而,在秦统一天下前,没有衡器,这十分影响各诸侯国经济往来。于是,秦统一天下后,秦权出现了,它是秦朝为统一全国衡制而由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
公元前221年,秦颁布诏书称“凡制造度量衡器,都得刻‘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文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的四十字诏书。
铜权大小不一,大多为铜质,少数为铁质,偶为陶质,形如后世秤锤,有的作瓜棱形。据考古发现,目前最重的秦权有60公斤,恰是秦制的一石重量。
至此,衡的单位有铢、两、斤、钧、石等。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后得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我们今天所用的成语“半斤八两”便是因古代“十六两为一斤”的缘故而形成。
汉沿袭秦,唐初对衡重实行双重标准,宋衡制又基本按照唐旧制,元衡制相当混乱,直至明清两朝对衡器的管理逐步加强。
在此期间,有“八两为一斤”的,也有“十六两为一斤”的。
康熙年间,衡制得到全面加强,清代衡器分砝码、秤杆和戥秤三种,用于征税等的权衡标准叫库平。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秦之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十六两为一斤”的算法一直未变。直至1990年,国家《计量法》的出台,才使“十六两为一斤”的算法被彻底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