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02日

待王街道:民情联络员 创“星”显身手

7月29日,马村区待王街道待王村的民情联络员在“民意直通站”内讨论近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本报记者 刘 旭 摄

本报讯(记者刘旭 见习记者韩晓、李洋)7月27日7时许,简单洗漱后,马村区待王街道小王村民情联络员卢俊香戴上印有“民情联络员”字样的红袖标,拿着自己的“百宝包”出门了。“居民信息表、宣传单、巡查走访记录本,这些都是每天必须要带的。”卢俊香说。

“月梅,你家竹子长得太茂盛了,你看都挡住一半儿路了,影响大家通行,我帮你把它们整整。”卢俊香的第一站来到村民王月梅家,她与王月梅一起将倾斜的竹子用绳子绑起来,然后将绳子固定在房顶,竹子被规整后,道路瞬间敞亮了。

“刘姨,今天预报有大雨,关好门窗,尽量别出门,需要干啥给我打电话。”9时许,在村民刘玉花家,卢俊香一边关窗户,一边嘱咐老人减少外出。今年81岁的刘玉花是位独居老人,卢俊香隔三差五就会来看看老人需不需要帮助。

从刘玉花家出来,卢俊香顺手把墙上的小广告一一铲除,将路上的垃圾清扫干净……其间,不少村民看到她都热情地打招呼。“俊香,吃饭了吗?来俺家坐会儿,歇歇。”“俊香,我的照片洗好了,等你闲了陪我去把残疾证办了吧。”话语中,能感受到村民对卢俊香的喜爱和信任。

这是卢俊香的工作日常。与她一样,待王街道60名民情联络员每天都穿梭在街头巷尾,了解群众需求、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传达政策信息、清理房前屋后垃圾……他们用足迹丈量民情,以实干推动“五星”支部创建走深走实。

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待王街道从辖区6个村的党员、村民小组长、网格员、优秀村民代表中选聘60人担任民情联络员,组建了一支来自群众、熟悉群众、服务群众的基层治理队伍。该街道民情联络员零距离服务群众,用心用情解决身边小事、消除矛盾萌芽,“有事就找联络员”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在“五星”支部创建过程中,待王街道根据自身辖区特点,找准目标定位,瞄准创“星”标准,把落实民情联络员制度作为推动“五星”支部创建的重要抓手,充分调动大家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在辖区迅速掀起了争创“五星”支部的热潮。

“五星”支部创建依靠谁?7月29日下午,在待王街道待王村的“民意直通站”里,一群人在热烈讨论着。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必须依靠群众。

为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待王街道打造了“民情驿站”“民意直通站”“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三级治理平台。民情联络员的家成为片区内政策传达、邻里沟通的联络点,统一挂牌“民情驿站”,对于民情联络员收集到的问题,能直接解决的,在“民情驿站”现场解决;无法解决的,汇总上报村级“民意直通站”,由村级党组织协调解决,实现村级内部“微循环”;对“民意直通站”无法解决的,汇总上报至“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进行派单调度,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实现街道内部“大循环”。

因疏通水沟,两位村民发生争执,半个小时就调解好了;下雨过后,道路低洼处积水,两个小时就被清扫干净;村里水井被泥沙堵塞,抽不上来水,仅一天就疏通了……依靠三级治理平台,待王街道为民服务更高效、更快捷,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该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刚说,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民情联络员精准传递党的声音,快速收集、解决村民的大事小情,助推各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事实证明,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民情联络员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