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03日
21年坚守成就大工匠
——记焦作工匠、焦作电厂生产技术部副主任王云峰
王云峰在创新工作室进行单根换热管查漏装置试验。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摄
本报记者 李新和
今年6月中旬,连续多日高温。但是,即使气温再高,也挡不住王云峰顶着酷暑匆匆忙忙奔赴生产一线的脚步。作为焦作电厂生产技术部副主任,他深知,无论天气怎样变化,保证机组正常生产都是首要任务,决不能因为天气影响而有丝毫疏忽大意。
来到车间,王云峰总是先走到机组和电脑监控前,听听机器运转声音、看看生产环节都正常,他的心才踏实。
“流点汗、吃点苦,多跑点路没什么,只要能保证生产一切正常就行。”他经常这样对自己说。
算起来,王云峰在焦作电厂生产一线已经工作21年了。21年的青春岁月,磨砺了他善于学习、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的秉性。虽然他是一个男子汉,但在工作中却练就了一套“绣花针”的功夫。
2001年,他来到焦作电厂工作,第一个岗位就是电机班技术员。没想到,一进班组就碰上难啃的硬骨头——发电机内部检修。干这个活,需要从直径不到40厘米的风道中爬行进入发电机内部。在漆黑曲折、油味刺鼻的风道内,每挪动一步都十分困难,稍有不慎就会碰坏里面的元器件,而机内的油污更是常常把全身上下都浸透,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面对如此艰难的工作,他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技术来自于学习。为了掌握更多更高层次的知识,他把每一次工作都当成学习的机会。班里分2个组,现场工作各管一半,平时不管哪个组有活,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遇到抢修任务,不管几点接到通知,他都是风雨无阻,直奔现场。3年下来,他写下近20本工作笔记,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012年至2015年,焦作电厂经历了从老厂机组关停到异地建设新机的艰辛历程,2台66万超超临界机组拔地而起,百年老厂得以浴火重生。作为第一批进入筹建处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艰难求索。
新厂施工电源开工后,他和设计施工队终日在荒郊野外奔忙劳作,条件异常艰苦。村民说他们是“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逃难的,一问才知道是架线的”。
化学制水车间是新机投产首先需要投运的区域,由于此时厂用电系统尚不具备电网反送电能力,他在订货期间就与变压器制造商技术人员反复磋商,通过改进化水区变压器接线方式,实现其对10kV施工电源和厂用6kV电源的通用性,从而实现永临结合,在确保化学制水系统如期投运的同时,为企业节省开支数十万元。
制水的问题解决了,如何接入电网又成了新的问题。按照相关标准,电厂升压站在反送电之初,要对相关回路的保护装置进行带负荷检验,而在这一阶段,厂内又无法提供如此大的厂用负荷,“找负荷-校保护-反送电”成了一个“死循环”。为此,在进行充分调研后,他创新方法,采用大容量高压电容器组进行保护带负荷检验工作,开创了省内同类火电机组反送电速度的新纪录。这一方法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荣获国神集团科技进步奖,并在华能渑池、周口隆达等多家新建机组得到推广应用。
2012年,内蒙古鄂温克旗经历了史上最冷的一个春节,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3.2℃。刚过大年初三,许多家庭还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幸福中时,他就和6名同事临危受命,奔赴这里的兄弟电厂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那段时间,他们吃住不离现场,亲手操刀工作,手把手带徒,有时竟忘了环境的严酷。主变抢修期间,放出的绝缘油流到了他的手套上,当时没在意,过后却发现超低温度的绝缘油已经把手套下的皮肉冻伤,跟手套粘在了一起。正是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他们经过连续42天的顽强拼搏,该厂机组再次恢复正常运行。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众人划桨才能开大船。王云峰深知这个道理。近年来,随着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焦作电厂职工创新工作室也红红火火地建了起来。作为工作室的牵头人,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带领创新团队,以迎战高考的状态投身生产创新攻关,致力掌握核心技术,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难题。
针对锅炉风机电机停备期间绝缘下降、导致无法正常备用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成员经过反复论证、对比,研制出高压电机接线箱无动力驱潮装置,从而根治了这一问题;针对管式换热器常规查漏方式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他和同事开展了一场真实的技术“比武”,看谁能先把换热器的漏点查出来。那段时间,他连续奋战数十天,在对方设计的常规查漏装置还停留在图纸上时,他已独辟蹊径,研制出一套真空查漏装置。经过现场试用,显著提高了换热器查漏的效率和准确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企业是我们共同的家,条件越是困难,我们越是要加倍努力,帮助这个‘家’走出困境,推动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王云峰胸有成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