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06日

中原饺子“西游”记

□崔小玲

自古华夏一家亲,万里同风百里同俗,就连饮食文化都血脉相依。

饺子,形如元宝、似耳朵,谐音“交子”,有吉祥、圆满之意,加上子时是一天的起始,农历大年初一子时又是一年的开始,古人称作“岁更交子”,中原人便把饺子作为过年餐桌的标配。

在中原地区,不仅是春节,正月初五、初十,头伏、冬至,或招待亲朋,都喜欢吃饺子,就连姑娘出嫁当天,也要从娘家带上和自己年龄等数的饺子到婆家吃,名曰“一岁一饺子”,也寓意一年有子嗣。中原人在寿终下葬时,家人也要做上和亡人年龄等数的饺子带到坟地去。

与饺子相关的各种民谚俗语更是数不胜数,像饺子配酒——越吃越有;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茶壶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等,都因饺子而起。中原人之所以对饺子情有独钟,是因为饺子起源于中原。相传在汉朝,朝廷选取官吏实行“举孝廉”,就是每年要在约20万户人中推举一名孝廉之士出来做官,被举荐的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

汉灵帝时(公元168~188年),南阳人张仲景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张仲景被朝廷派往长沙做太守。张仲景自幼酷爱医术,他虽已为官,仍一心想着为百姓解除病痛,可封建制度下,当官的不能随便接近百姓。张仲景就令衙役贴出告示,每月初一、十五两天衙门大开但不问政事,而是端端正正坐在大堂上给患病的百姓把脉诊病。引得好多病人远道而来,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坐堂医生”。

东汉末年,张仲景告老还乡。他看到由于战乱,家乡瘟疫大流行,死于伤寒病者多达七成,幸存的百姓也饥寒交迫、衣不蔽体,耳朵都冻烂了。回家后,他便试着将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捞出后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研制出“祛寒娇耳汤”。

冬至那天,他让弟子在南阳东关附近搭起棚子,支起大锅,煮制“祛寒娇耳汤”分发给乡亲们。大家服后浑身暖洋洋的,冻伤的耳朵也很快痊愈。

那年大年初一,乡亲们纷纷模仿“娇耳”的样子做新年的第一顿饭,还把这种带有馅料、面皮包制、貌似耳朵的“娇耳”称作“交子”,就是后来的饺子,也有地方称作“扁食”。

不久后,这位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留下珍贵的《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去世,恰又在冬至,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这一天包饺子吃,还留下了“冬至不吃扁,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间俗语。

再后来,这种药食兼具的饺子随着历史的烟云、人口的流动,从中原大地播散开去,逐渐成为华夏子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新疆,古称西域,是中原文明和文化走向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饺子也被中原人随着茶叶、丝绸带入遥远的西部疆土,让中西部文化实现融会贯通、水乳交融。

考古人员先后在新疆古墓葬群发现的数枚饺子实物,也充分证明了距今1700多年前,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就已流传到西域,并一直延续到唐代。

同这些饺子一起沉睡地下千年的,还有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糕点、月饼,以及用小麦粉制成的如成人手掌大小、表面带有芝麻,类似于中原烧饼,又与现在新疆的馕极其相似的缩小版实物,这些无不在印证着中原饮食西游的史实。

如今,饺子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家常便饭,馅料更是五花八门,各种肉馅、素馅、水果馅一应俱全,可以说只要想做饺子,馅料的选择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连野菜都能加工出别具一格的风味饺子馅。吃法更是多种多样,蒸、煎、煮各有千秋,而日常生活中,仍以煮食者为多。

看着一锅白白胖胖的饺子在蒸气缭绕的沸水中上下翻腾,烟火人间莫过于此。吃过饺子再喝上一碗饺子汤,中原人美其名曰“原汤化原食”,既饱了口腹,又滋养了肠胃。医圣张仲景药食同源的中医理论在其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饺子以饮食文化使者的姿态,不远万里出使西域,俨然成为中原和新疆文化交流的印证。古人结绳记事,饺子这根纽带应该也属于豫疆情节的历史记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