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09日

拼搏实干创造美好明天

——访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长魁

阅读《焦作日报》是王长魁每日的“必修课”。

本报记者 万 千 摄

本报记者 焦 娇

山阳区市委北院小区的一角,有一处僻静的院落。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凌霄花、睡莲、合欢……更多的是郁郁葱葱的翠竹,苍翠挺拔,清雅高洁。

这个院子正是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长魁的家。每天清晨,王长魁和妻子胡桂花都会为院里的花草树木浇水,看着它们竞相生长、生机勃勃。

虽然退休多年,但每天阅读《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焦作日报》,关注全国、全省、全市的大事和要事,依然是王长魁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医疗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创造了许多伟大的业绩,我们的党不愧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谈及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王长魁言之殷殷、情之切切。

作为土生土长的焦作人,回顾家乡这些年的变化,王长魁说了八个字——耳闻目睹、感受深切。“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历届市委、市政府有恒心、有毅力、有韧劲,干成了我们多少年想干却没有干成的大事,为百姓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让焦作从黑色煤城蜕变为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的幸福之城。”

谈及发展成绩,王长魁如数家珍,南水北调总干渠焦作城区段不得不提。“修建南水北调总干渠焦作城区段最难攻坚的是啥?征迁!”王长魁坦言,不管是南水北调总干渠工程征迁,还是绿化带征迁,都非常困难,但焦作广大干部群众顾全大局、万众一心,克服种种困难,舍“小家”成就“大家”,才使焦作人民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欣赏到了天河公园的如画美景,更绘就了一幅生态蝶变、水城融合的绿色画卷。

要想富,先修路。“过去,焦作城区很小,只有东西方向的解放路和南北方向的民主路两条主干道。如今,焦作变大了,城市主干道越来越多,辐射面积也越来越广。”王长魁谈及焦作交通,脸上笑意盈盈。他说,近年来,焦作保持了道路建设的高潮,数条道路被修建、打通和改造,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极大盘活了焦作经济,方便了群众出行。

老旧小区改造,广大群众幸福。王长魁说,焦作下大力气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补齐了短板弱项,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许多昔日脏乱的老旧小区,如今亭台楼阁,处处皆景。干净的墙、整洁的路,群众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党和政府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一定会传承‘特别能战斗’的焦作精神,弘扬‘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的焦作新风,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焦作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王长魁充满期待地说。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