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10日

监督“探头”永远在身边

——孟州市会昌街道党工委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的探索实践

本报记者 李新和

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始终是各地都在探索实践的一项崭新课题。近年来,孟州市会昌街道党工委创新方式方法,坚持以开展“廉洁从家出发”活动为平台,通过培育“廉洁土壤”、筑牢“廉政防线”、提升“治理效能”,积极构筑“家庭+自我+组织”的监督体系,将腐败治理的“热战场”前移至权力行使的“冷边界”,从传统的“惩罚为主”转向“预防为先”,有效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路径方法。

思想领航 培育“廉洁土壤”

该街道坚持把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摆上议事日程,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研究部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三年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将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内容列入检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做到由班子成员轮流为党员上廉政党课、班子会集体研究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探索,并将“八小时以外”活动作为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述职述廉范围,加强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协同推进,充分彰显奉献家风的文化传承。同时,加大微信、美篇等平台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注重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的浓厚氛围,在机关宣传柜中展示党员干部分享的家风故事和家风家训,在街道建设廉政文化墙、家风楼道文化走廊,让党员干部在无形中不断增强廉洁意识、家风意识。每月还坚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鼓励干部家属积极参与,为当月入党的同志集体过政治生日会,在生日会上重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组织新入职干部进行宪法宣誓,邀请家属监誓,将政治生活仪式融入廉洁和家风文化基因,不断凝聚机关工作向心力。

监督织网 筑牢“廉政防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净化好自己的生活环境?该街道通过“三个强化”,进一步织密监督网络,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延伸和落实到“八小时以外”的监督之中。

一是强化家庭监督。组织党员干部和家属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提醒家属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规矩意识,共同营造幸福、廉洁、文明家庭。班子成员不定期走访机关干部家庭,并向干部家属赠阅廉政读物,及时纠正干部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督促家属当好“廉内助”,夫妻共学共勉。

二是强化自我监督。开展经常性法纪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监察法、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并在机关各部门开展风险点排查,逐条、逐项厘清权力事项,明确重点环节和防控风险,健全自我监督机制。

三是强化组织监督。在重要节日、婚丧嫁娶等关键节点,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会制度,将“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纳入各党小组组织生活会范围;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将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列入年终考核,作为评价干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丰富载体 提升“治理效能”

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廉洁家风,自觉将“八小时以外”监督引入家庭日常生活,提高家庭在反腐倡廉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监督“活”起来,这是该街道探索实践的一项重要举措。

念好“紧箍咒”,廉政警示早提醒。该街道组织干部家属参加“廉内助”培训会,通过学习法纪知识、观看警示教育片,提醒“廉内助”要时刻绷紧“纪律弦”,当好家庭“纪委书记”,倡议干部和家属互通“嘱廉家书”,通过夫妻之间相互勉励、相互提醒,共同筑牢家庭反腐防线。

拧成“一股绳”,监督疏导齐发力。该街道多次邀请家属和干部一起到警示教育基地、看守所接受现场警示教育,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组织家属和干部到何瑭纪念馆、洛阳家风家训馆、孟州市廉润初心教育基地等廉政教育基地聆听先贤家风故事,一同感受家风文化,更好地推动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与弘扬。同时,开展“吃一顿团圆饭”活动,营造以“回家吃饭好”的新环境,倡导党员干部回归家庭,切实让回家吃饭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新常态。并结合当前基层干部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在单位开放了心理咨询室和健身房,邀请专家举办心理疏导讲座,切实增强关爱党员干部心理质量效果,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架起“连心桥”,清廉家风润人心。该街道建立了工作通报制度,以班子成员及家属为成员,创建“会昌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将班子成员参加该市市委、市政府会议情况和每周工作通报在群里,便于相互理解和监督。并建立了重大工作汇报制度,召开干部家属交流座谈会,邀请家属到机关谈意见建议,交流家庭助廉的做法经验,每年年底由党工委书记向家属汇报街道整体工作,并对干部整体表现进行点评,增进干部家属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西外。此外,还建立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班子成员家中的婚丧嫁娶、儿女上学等事项及时报告,健全以“家庭助廉承诺书、家规家训、嘱廉家书、家庭团圆照片、重大事项报告”为内容的干部廉政档案,呼吁党员干部要牢记亲人呼唤、注重回归家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街道探索的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模式,不仅增进了机关团结,凝聚了机关力量,而且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2020年,会昌街道荣获河南省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称号、焦作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办事处)称号。2021年,会昌街道荣获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2021年9月被焦作市委组织部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

如今,“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意识在该街道已深入人心,“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在该街道蔚然成风。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着重加强家庭教育与廉政教育协同推进教育机制和以案促改家庭与单位协同推进互动机制,通过组织干部配偶及子女到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组织干部家属参加‘家庭廉洁知识测试’,筛选典型案例,组织党员干部家庭开展集中学习等方式,实现廉政教育和以案促改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协同推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为焦作市‘廉洁从家出发’示范点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孟州‘样本’。”该街道党工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