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07日
马村区纪委监委:以“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牛 耕 张海鹏
水清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事实证明,哪里营商环境好,项目就往哪儿去。今年以来,马村区纪委监委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家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职能定位,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决清除污染营商环境的“作风病毒”和破坏营商环境的“害群之马”,以纪检监察“硬核”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
立梁架柱 扛起政治重任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为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该区纪委监委审时度势、立足大局,自觉扛起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的政治重任。
为使全区企业能在优质的法治氛围、优良的营商环境中发展壮大,该区纪委监委先后印发《全区纪检监察机构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全区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开展“访百企·解难题”活动的通知》等工作方案和通知,并将营商环境列入区委巡察的重要内容,为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建立“导航标”、划定“作战图”。
“我们出台监督治理方案,常态化开展‘访百企·解难题’活动,就是要对在简政放权中该放未放、明放暗不放、责放权不放,体外循环、审批回流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该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姜中伟说道。
与此同时,为协同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该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成立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跟进制订监督工作方案,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明确监督重点、监督方式和工作要求。同时还建立了监督台账和月通报曝光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纾解民困 护航经济发展
“以前,我们公司门口道路未硬化,大车一过,灰尘呛得人喘不过气。纪委同志来企业走访后没几天,相关部门就开始进行路面施工了,咱纪委真是帮助我们解除了发展的后顾之忧。”马村区骏通物流总经理刘永明感慨道。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开展营商环境线上线下“双线”监督,深入企业“敲门问难”,着力打通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截至目前,该区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督导组共走访辖区企业65家,发放调查问卷8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5个,帮助解决问题3个。
“前天,通过‘清风马村’微信公众号反应工商注册周期长的问题,昨天就接到了市场监管局的电话,今天就办好了,咱纪委的办事效率就是高啊!”该区鸿运直播电商小镇某商户对区纪委监委办事效率赞不绝口。
除了线下“敲门问难”,该区纪委监委还借助线上自媒体平台,实行“码上举报”。该区将党员干部“九不得”内容和监督治理重点公开展示,制作50余个监督举报二维码举报标牌,在全区所有重点企业及重大建设项目悬挂,通过“魅力马村”“清风马村”两大微信公众平台,同步公布优化营商环境举报电话,立足“线上”收集诉求和存在问题,助推企业展现最大活力、释放最大潜力。
严肃执纪 涵养政治生态
“快捷高效,两个审批事项,现在真的是跑一趟就搞定了……”。近日,马村区某企业负责人拿着刚办好“热乎”的批复及许可证后赞不绝口。
政策是起点,关键是落实。为提升监督质效,该区纪委监委根据日常监督、巡察反馈、信访举报、走访调研等情况,围绕服务质量、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减税降费、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堵点难点,列出辖区20余家服务部门负面“问题清单”,坚持对症下药,精准开展监督。目前,已开展监督20轮次,发现问题2余个,均已整改完成。
与此同时,该区纪委监委格外注重运用“体验式监督”整治窗口“微腐败”。
据介绍,在日常监督时,该区纪委监委督导组人员时常以普通办事群众的身份,对群众关注度高、业务办理量大的窗口单位进行作风全方位“扫描”,对“最多跑一次”等工作开展跟踪监督,体验政务服务全流程,“零距离”感受和发现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意见突出、影响形象的作风效能问题,真正疏通群众办实事路上的“权力梗阻”。
“只有换位才能发现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跃平介绍,通过这种体验式监督,我们能更直观体会到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有利于对窗口单位、服务部门、审批流程、服务效能等展开精准监督。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聚焦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难点,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督促解决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极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马村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孙光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