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27日

沁阳:被“创意”的“千年古县”

沁阳陶屯斗茶会现场。

本报记者 王玮萱 摄

沁阳市朱载堉雅乐团在博博会上表演。

本报记者 王玮萱 摄

本报记者 王玮萱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上,当沁阳市朱载堉雅乐团演职人员用编钟、编磬、古琴、萧、瑟、鼓、埙等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乐圣朱载堉谱写的《太和之曲》《豫和之曲》《安和之曲》等古曲时,现场观众被深深吸引。

他们可能不会想到,偏安一方的“千年古县”,竟演奏出了最正宗的中国古风音乐。

一边,博博会上古风起。一边,沁阳市文广旅局再出妙招。中秋假期,该局将评选出的“沁阳八景”“沁阳十味”制成挂画,悬挂于辖区网吧、电影院、书店、旅行社等文旅行业单位,既宣传了沁阳美景、美食,又用一本精美的挂画解决了这些单位安全生产标准不一致、档卡资料散乱差的问题。

这又是一个“金点子”。

沁阳文旅为何亮点频闪?

在今年5月由沁阳市文广旅局主办的“如梦河内·有情四季——陶屯斗茶”沁阳市首届文化创意活动中,沁阳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郑阳告诉记者,疫情下文旅产业如何实现创新式发展,沁阳文旅的想法是,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以厚重的沁阳文化为基,能融尽融,应创尽创,努力打造地方文旅IP,在广袤的沁阳大地演绎“剧本杀”,让沁阳人人人都能成为这个“剧本杀”的主角,在家门口享受诗和远方的生活,提高沁阳人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刺激沁阳文旅消费回暖。

的确如此。仅一次陶屯斗茶会,便以茶为媒,带动了沁阳黑陶文化,以及书画、诗歌、旅游、摄影等多个文化窗口的互动。更重要的是,一次创新的文化活动让在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的文旅产业,松了松筋骨,长吁了一口气。

沁阳,正是凭借全域创新的理念,搅动着一渊文化清水。

于是,更多人品尝到了以宝塔晨烟、河内石苑、博物馆标识等为创意来源的文创棒棒糖、雪糕,看到了雕刻着沁阳文化标识的文创紫砂壶,从一个个微信“文物表情包”中体会到了文物带给我们的快乐。

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欣赏文化。

原来,看似高深的文化其实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

原来,我们内心的归属始终扎根在本土文化的沃壤中。

人人都是文化创意者,这在沁阳文旅系统已是工作常态。

文创结合、文商结合、文旅结合、文体结合,沁阳市展现了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惠民的城市新风尚。

据悉,自2021年以来,该市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力打通文化、旅游、文艺、非遗,业态、保护、服务、品牌等“经络”,累计开发文创产品100余种,建成27个文旅文创公共文化空间,神农山成功创建5钻级智慧景区,一方好山好水、美景美食被“点亮”。

打造高能级文旅,正是当下我市“最响亮”的共鸣。在此情形下,一个个创意爆点,成了撬动高能级文旅发展的支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看沁阳文旅小创意,发现小创意背后是大产业发展的新律动。

最近,“沁阳八景”之一的陶乡窑火名号叫响了——和广东大公司合作的规划出来了,体验馆、游客服务中心和星级厕所建成了,民宿、景观路就要开工了……

以规划为引领,以打造“极具活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旅强市”为主线,沁阳正在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品牌被包装打造。

以项目为带动,沁阳正在谋划实施480旅游度假区、怀府古城、南门大街历史文化休闲街区等项目,大力建设黑陶小镇、神农陶文化产业园、檀溪堂文化产业园,着力打造研学旅行新业态。

以文创为发力点,沁阳深度打造地域文创品牌。“沁阳八景”“沁阳十味”“沁阳十宝”评选活动,解决了游客来沁阳看什么、吃什么、带什么的问题。设计制作“诗乐怀府、沁阳有礼”系列产品,沁博文创棒棒糖、三圣塔文创雪糕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手绘制作“古怀庆府区域图”,全网直播“元代壁画墓搬迁实录”,让厚重文化活起来、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