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02日

【今日话题】

如何看待研究生“录而不读”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示,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据悉,研究生“录而不读”现象连续多年出现。有教授表示,“录而不读”原因诸多,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会危害到高校的招生秩序,并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应该引起重视。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益昌人:一边是挖空心思想考研,一边是“录而不读”,这种现状值得深思。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考研是一种提高能力的变通方式,但“录而不读”显然另有苦衷,需要区别对待。考研需谨慎选择,不能任性而为。

@kellykeron:这种行为,无疑是损人不利己,哪怕你有自己的理由,但已经影响到别人,并且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让人难以接受。放弃入学资格,并非个人的事情,要引起重视。

@老吕飞刀:这边是众多考生挤破脑袋考研究生,而那边是“录而不读”,实在让人有些难以理解。确实,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还影响招生秩序,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建议教育部出台相关规定,有效遏制这一现象。

@一更时分:个别人放弃入学资格,可以说是特例,连续多年多人都是这样,那就值得深思。原因可以多种多样,但影响只有一个,就是浪费了教育资源。考研,要么就尽早放弃,要么就学会珍惜,一切都要慎重。

@风开季节:教育资源相当缺乏,尤其是研究生名额,更是“一位难求”。如今,却出现有人“录而不读”,浪费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更是别人深造的机会。

@深海林森景幽幽: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当秩序一旦被打乱时,其影响的方面和后果将不可小觑。

@刚柔v:“录而不读”,是一种对己不负责,对人不负责,对社会不负责的行为。要知道,因你的“录而不读”,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影响很多真正想要求学的人。因此,在做选择时,一定要深思熟虑。

@刚柔B:“录而不读”皆有因,切莫强说错与对。考虑周全应谨慎,众多学子在排队。弃学不入空留位,教育资源比金贵。浪费不用似犯罪,对人于己心中愧。

【下期话题】

乌龙报警

近日,安徽六安一位妈妈中午哄孩子睡觉时取外卖,因为小哥很配合地轻拿轻放没有吵醒孩子,所以打赏外卖小哥1.10元,没想到小哥却以为这是个遇到危险的暗示,随即拨打110报警。物业和民警来了才发现是一场误会。小哥表示,是误会没关系,但如果真遇到了危险,也真的可以帮到顾客,所以如果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会这么做。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