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14日

三县交界回汉共居万人大村12年“零上访”

崇义“说理团”重情重义增强社会自愈机能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原晓蕾)在沁阳市,有一个三县(市)交界、回汉共居的万人大村,连续12年“零上访”,村民安居乐业、商贸兴隆。它是崇义镇崇义村,而实现12年“零上访”的社会自愈机能在于“说理团”。

2010年,崇义村曾连续发生多起土地、宅基地纠纷,形成影响较大的信访案件。由于缺乏缓冲层,群众与直接处理问题的政府部门产生对立情绪,成了信访部门的“烫手山芋”。“解决信访问题,只靠党委、政府部门的‘单打独斗’效果有限,发扬民主、让群众说说理会更有用。”该市信访局局长王兆说。

这年,一支信访工作的第三方力量——“说理团”在崇义村应运而生。首批“说理团”成员10名,都是村里古道热肠、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教师刘征平任首任团长。

“说理团”一“亮相”就遇到这几起土地、宅基地纠纷。他们把牵涉的15户居民叫来,听大家各自陈词,进行质询、说理、评议,然后合议,当场“裁决”。“裁决”合情合理、重情重义,纠纷全部妥善化解。

如今,“说理团”成员已经换了三届,不改的是草根民调本色,他们已成为人尽皆知的能说理、会说理、说清理的“明星”。

杨长民的院子原与邻居留有一条三米宽的巷子供人通行,两家却在扩建房屋中互不“让路”。这时,“说理团”走进两家门,三番五次劝解后各让一步,成就了“六尺巷”佳话。

在已经干了六年信访工作的崇义镇信访办主任张艳记忆里,尽管该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却从没见过该村村民来上访过。她说:“‘说理团’只借用村委会一间办公室,从来不拿一分钱工资,这个官方色调再淡不过的民间组织从群众中来,用情理法办事,自然可以轻松融入群众中去。”

记者今年9月份采访时,“说理团”刚刚处理了该村一起意外伤亡事故纠纷。没等伤亡工人家属到场,“说理团”成员就到现场了解情况,会同厂方及伤亡工人家属商定赔偿方案,第二天达成协议,避免了矛盾激化。“没啥窍门,就是用老百姓的法儿解老百姓的事儿,从源头、苗头开始,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刘征平说。

沁阳市总结推广该村经验,“说理团”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不断增强社会自愈机能,为沁阳连续三年实现信访工作“三无”(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大规模集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目标贡献了草根民调力量。沁阳去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国家信访局、省信访联席会议通报表扬,“说理团”也受到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