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17日
播绿护绿的林业楷模
——记“河南省绿化奖章”获得者、市林业工作站站长李济武
市林业工作站站长李济武在工作。(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杨仕智
中秋刚过,他又奔赴温县黄河滩区林木良种基地,一头扑在工作上。这是他30多年如一日播绿护绿的一个镜头。一年365天,他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山川田野指导林业生产、推广林业技术、推动林业发展,先后获得国家林草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个人、河南省“五好党员”等荣誉。他就是“河南省绿化奖章”获得者、市林业工作站站长李济武。
1987年8月,李济武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从市林业工作站到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再回到市林业工作站,他先后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木种苗培育、林业科技推广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历任副站长、党支部书记、站长等职。
李济武学的是林学专业,用所学知识报国为民、服务森林焦作是他的梦想。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建设绿色怀川的道路上辛勤耕耘,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一个林业人不平凡的绿色人生。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巩固绿化成果、发展林业产业、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工作。为扛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任,他带领团队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持续控制,防控结合”的方针,逐步实现了防治工作由被动减灾向主动控灾的转变,提高了全市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全市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2‰,低于省定3.6‰的目标,无公害防治率达99.66%,灾害测报准确率达97%,产地检疫率达100%,完成了绿色防控示范区66.67公顷防控任务。
建设森林焦作需要大量苗木,为满足全市大规模国土绿化用苗,近年来,他按照“森林河南”及“森林焦作”建设要求,大力发展苗木产业,扶持培育苗圃大户,发展育苗面积3076.67公顷。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牵头在武陟县谢旗营镇建成苗木花卉基地,既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为全市造林绿化提供了大量苗木。
向科技推广要效益,向林业项目要活力,是他始终坚持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他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以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为目的,积极服务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林业产业化。他主持实施了《箭杆1号毛白杨新品种示范与推广》中央财政示范项目,共组织申报河南省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9项,涉及沿黄地区武陟县、孟州市、温县,共申请资金130万元,主要种植桃、核桃、柿子、樱桃、毛白杨等经济林和用材林,推广示范面积17.33公顷。他主持开展了全国第二次野生动物调查“河南太行山地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在省辖市中率先建设了拥有专用兽类、鸟类、水禽类救护笼舍和专业救护治疗设施的焦作市野生动物救护隔离场,极大地改善了野生动物救护条件,共救护大鸨、太行猕猴、大鵟、雕鸮、普通鵟等野生动物50余种1000余只(头)。他参与的沿太行山经济林发展规划、沿黄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等工作,为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拉长产业链条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先后争取中央及省苗木扶持资金、标准化乡级林站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带动苗木产业发展,补齐林业技术推广短板。
多年来,他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经常早上班、晚下班,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年迈的父亲因病卧床不起,他把照顾老人的事托付给老家的姐妹。孩子学习、家里大小事,他全都交给妻子,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
30多年来,他把全部身心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绿色事业,为全市林业科技推广、林业高质量发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很多荣誉和业界好评,但他没有自满。他说:“我仍要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