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17日

博爱县职业中专:线上教学绽放精彩

本报记者 张 璐

“请大家看看,这个发动机线路有几个焊点,分别起什么作用?”11月15日,博爱县职业中专副校长琚瑞乐和往常一样,在忙完了早上的安全巡查后,静心坐在电脑前,用图片、视频、QQ群讨论等形式,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焊工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直播过程中,琚瑞乐实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听得认真入迷,积极参与互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

这样的网络教学模式在该校已成常态。全校目前共有涵盖16个专业的72门课程、60个教学班开放网络教学空间,共有176名教师和2896名学生参与线上教学。

为贯彻落实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市各中职学校自10月17日起全面开展线上教学。为了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停课带来的影响,最大化地保证“停课不停学”,该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探究育人新模式,制定了翔实、周密、科学的线上教学措施,用互联网隔空架起一座学习的桥梁,将幸福教育弥漫在电脑和手机屏幕两端,让学生居家生活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精心组织,精准实施。该校高度重视网络教学质量,早部署,细安排,制订了“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推行校级领导包专业部、中层干部包班制,进行线上教学全程督导,涉及的课程及教师全覆盖;分专业部召开教师视频会议,进行教学软件培训指导;实行每日反馈,每周周报,线上教学不放松;制定线上教学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合理分配学生的学习、运动与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既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也安排综合教育、主题班会和心理疏导;既注重学生文化课、专业课的学习,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线上教学的健康、高效、有序、优质。

疫情无情,教育有爱。非常时期需要特殊的沟通方式。鉴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家长无法走进学校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但是隔空不隔爱,家长、老师齐聚屏幕前,共话学生成长。各班班主任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居家表现,提醒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确保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期间的安全,现已举行线上家校会68次(场)。此外,该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微信、短信,缓解学生居家期间紧张焦虑的心情,使“空中课堂”充满着生机、爱与希望。

专业教学,异彩纷呈。战“疫”不出门,学习正当时。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实训课受场地及设备影响,有的无法正常进行训练。该校专业教师群策群力,精琢细磨,集团队力量,集智备课,建立教学共同体,实行“专业部同步,专业群同频”模式,使专业课的线上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在工艺美术实训课、形体实训课、琴法课、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课和无人机操作实训课堂上,专业教师采用菜单模式,精心准备课件,设计互动环节,增强授课的专业性和趣味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志愿服务,共克时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该校教职工共克时艰,多重身份完美转换,除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高标准完成线上教学工作外,还积极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投身社区、村镇的抗疫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