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18日

蹲点日里宣讲忙 乡音土语话民生

——马村区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讲扫描

本报记者 张 蕊

11月15日,蹲点日。一大早,马村区各级领导干部、区直单位利用周二蹲点日,深入各自分包联系的街道、村(社区)开展“大宣讲、大走访、大排查”,与基层党员群众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收集群众“急难愁盼”,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一场场深入人心的宣讲,一阵阵发自内心的掌声,该区县级干部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和方式,与群众一起学习交流。49家单位的党员干部分别来到各自的帮扶村(社区),将入户走访和宣讲结合起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马村区把学习宣传贯彻与马村实际相结合,与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相结合,推动二十大精神在马村区落地生根,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马村区委书记师少辉在安阳城街道东马村宣讲时说。

蹲点宣讲走访是马村区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小微”课堂、“幸福里”乡音宣讲队、“板凳课堂”、“凉亭小课”等一系列灵活生动的线上线下宣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用乡音传党声,“云宣讲”入民心。武王街道官方抖音号“奋进武王”开设“小微课堂”线上直播,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平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互动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吸引辖区群众和网友们的关注。

“风彩待王”宣讲队由该街道党政领导干部、村(社区)书记、第一书记、优秀典型人物、民情联络员等组成,通过线上开设《书记谈》《先锋说》《星光瞭望台》等专栏,定期进行新媒体展播。

“小板凳”话家常,接地气听得懂。一片洒满阳光的空地,几个小板凳,宣讲队员和居民们围坐一圈……在九里山街道,由街道和社区干部、网格员、老党员等组成的“幸福里”乡音宣讲队,用老百姓的身边事、身边人,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传递到百姓中。安阳城街道西韩王村文化广场,快板声清脆响亮,“星耀安阳城”百姓宣讲团快板宣讲小队用嘹亮的声音、欢快的节奏、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寓教于乐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冯营街道“红管家”坚持在服务群众的时候,把党的声音传递给街坊邻里。

建立小阵地,讲明大道理。在演马街道王张村的小凉亭内,网格员身着“蓝马甲”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村民们围坐一圈,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传来一阵阵热烈的讨论声和爽朗的笑声。待王街道举办“民情夜话”“板凳课堂”“邻里一家亲”等宣讲活动,用朴素的语言向群众宣讲。马村区宣传文化战线用歌声、舞蹈、乐曲等艺术形式热情讴歌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