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24日

弘扬红旗渠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王明英 梁 超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弘扬红旗渠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0世纪6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林县(现为林州市)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红旗渠。在修渠的艰苦环境中,领导干部身体力行,走在修渠队伍最前面,与民工一起抡锤打钎、开山凿洞;遇到困难,党员干部永远冲在最前面。当时的林县县委领导班子顶着质疑,砥砺前行。红旗渠建设的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是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从国内看,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带来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调整面临新的挑战。应对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我们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继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红旗渠精神的立足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核心是奋斗实干。红旗渠的修建历经10年,林县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技术的恶劣条件下,靠着最原始的工具,一锤一钎,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多达12408座,最终修建起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奋力开拓的时代精神,是激励人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继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以进取之心、克难之志、开拓之力将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如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继承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为了有效解决林县人民的用水问题,林县县委充分发挥“战斗司令部”的作用,坚持书记挂帅、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形成领导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的工作机制。1960年春,红旗渠首拦河坝工程,95米的坝体只剩下10米宽的龙口尚未合龙,河水奔腾咆哮,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排起3道人墙,臂挽臂,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挡住了汹涌的河水。红旗渠修建过程中,81名干部、民工献出了宝贵生命,300多人受伤致残。他们前仆后继,为改变山区面貌作出了无私奉献。

弘扬红旗渠精神,要牢记宗旨、强化担当、敬业奉献,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