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01日
“地标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本报记者 申金星 孙国利
初冬季节,记者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走农户、访企业,真切感受到“地标经济”给这个小山村带来火热的乡村振兴场面。
据介绍,近年来,当阳峪村以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确立了“用好地标、激活产业、旅游富民”的工作思路,形成“以瓷促产,以产带村”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绞胎瓷生产企业及手工作坊、农户230户,对当阳峪村人口就业、经济发展带来强力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用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形象品牌,为该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阳峪村历史悠久,是唐宋时期的瓷都之一;以当阳峪窑系为特征的陶瓷产区久负盛名,是我国第一位制陶官宁封子的故乡。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源于唐、兴于宋,千余年来在焦作境内世代相传,因主要产于当阳峪窑群区域。当阳峪在唐宋时期最为繁华,是宋代在北方重要的制瓷生产场地,靖康之变后,绞胎瓷技艺濒临失传。
山水不墨景如画,窑火无声越千年。绞胎瓷被称为“瓷中君子”,因其有着特殊的制作技艺,让自胎而生的瓷器纹路图案呈现表里如一的效果。千年前曾在中华瓷器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当阳峪绞胎瓷,在战乱中逐渐熄灭的千里窑火,在新一轮的盛世年华里,以遗失明珠般的耀眼光华,再度被世人所瞩目。2001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柴战柱开始当阳峪绞胎瓷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传承和发展了失传千年的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开启了被尘封近千年的绞胎瓷窑,重燃当阳峪千年窑火,填补了我国瓷器中的一项空白,让断代失传的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再获新生,造就了今天风华绝代、光泽如玉的瓷器。2010年12月,当阳峪绞胎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8月,当阳峪绞胎瓷商标荣获“中国地理专用标志”等荣誉称号。
创新品牌,留住美丽乡愁。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对当阳峪绞胎瓷研究开发20多年,传承、创新、发展了绞胎瓷艺术,引领了陶瓷装饰的新高度,在传统基本纹饰、羽毛纹、菊花纹、席编纹、自然纹等的基础上创新了星星纹、树叶纹、风车纹、扭转折叠纹、碎石纹、几何纹等近百种纹饰技法;又开发出绞胎瓷板画、绞胎镂雕瓷、绞胎浮雕瓷、绞胎绞釉瓷、绞胎瓷茶具等八大类近千个造型品种。目前,该公司共获得2项科技成果,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23项,外观设计专利111项;2010年主要参与制定了《当阳峪绞胎瓷河南省地方标准》,并于2018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地理标志产品——当阳峪绞胎瓷》河南省地方标准;在河南省陶瓷行业名列前茅,绞胎瓷行业位居第一,占据全国同类市场的80%。该公司加强企业品牌和个人品牌的规划、设计、宣传和管理,研发并生产出内容涉及焦作山水、历史人物、经典故事、山水花鸟、风土人情等方面,现代陶艺等方面上百个花色品种,分为绞胎陶艺、绞胎美术瓷、绞胎绞釉瓷等八大类,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先后获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等荣誉。
用好地标,激活产业链条。该公司与有关部门结合,积极推进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认定、省级绞胎瓷工业设计中心建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等工作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以绞胎瓷产业作为主导优势特色产业,集中财力、物力及人力,推动绞胎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质量不断提升,产业产能、产值不断提升,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打造绞胎瓷产业聚集区“当阳峪陶瓷文化产业园”。用活一个地标,带动一个产业。绞胎瓷制造产业和陶瓷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托。辖区范围内AAAA级景区圆融寺、当阳峪滑雪场,吸引荣安地产、理想集团投资十几亿元。当阳峪绞胎瓷特色小镇的打造,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游览,促进了当阳峪村陶瓷文化不断提升、休闲旅游产业不断壮大。
技能扶持,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同样也是人才的振兴,该公司着力培养输送创业青年,在“办企业、造品牌、送技术、拓市场”的全方位服务下,鼓励技艺精湛的中青年传承人进入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的手工艺技能培训,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人从事绞胎瓷研发和生产。截至目前,已对近1万人进行绞胎瓷文化和技艺的普及,为绞胎瓷产业储备后续人才,先后组织人员参加豫沪名优农产品合作展销会、上海进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京交会、广交会、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博览会近百次。该公司通过研学游活动的开展,带动餐饮、住宿、文旅产业发展。绞胎瓷主导产业在生产、加工、流通及文化旅游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另外,随着绞胎瓷关联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等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就业,不断发展的产业可直接和间接带来就业岗位,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当阳峪村从事绞胎瓷相关产业农户数量230户,占全村农户总数的55.75%;该村从事工艺陶瓷人员920人,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75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