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01日

老年人冬季要注意保暖

本报记者 朱颖江

近段时间,随着气温持续走低,因脑血管意外导致脑梗塞、脑出血的患者逐渐增多。为此,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华提醒,心脑血管病患者外出时一定注意防寒保暖,按时吃药,只有做好预防才能平安度过冬季。

“俗话说,老人怕冬。这次我父亲多亏救治及时,不然还不知道会出啥大问题了。”市民刘女士看着病床上刚脱离危险的父亲对医生说。

刘女士的父亲患有高血压病,这段时间降温,老人不听家人劝阻,依然每天一早外出锻炼。由于运动量过大,老人感到有些热便脱了件外套,当感觉冷后赶紧穿上衣服,但就这一会儿功夫就感冒了。

老人自认为身体不错,在家休息几天就好。可两天前,老人一侧肢体出现麻木症状,家人连忙送老人就医,紧急溶栓后,身体恢复。经过这一次,老人对待疾病的态度再也不是无所谓了。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为何怕冷?黄华说,不是患有疾病的人怕冷,上了年纪的老人,抵抗力差的年轻人、孩子,也应该谨慎过冬。

黄华说,天气寒冷,气压低,人体交感神经受到冷的刺激后会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就会收缩,加重心脑血管负荷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会加速血栓形成。同时,冬季即便是运动,也不会感到口渴。喝水少,血液会变得黏稠,这也是诱发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冬季,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外出时都要注意保暖,戴帽子,尽量穿厚的袜子,让身体感觉温暖才有利于保护自己。此外,还应该按时喝水,不要让身体缺水。

黄华说,脑血管疾病在发病时非常严重,治疗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虽然这种疾病很危险,但可防可治,早发现早治疗,疾病预后效果明显好于延迟治疗的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病初期的6个小时内,如果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其预后效果最好;延迟治疗的患者,致残率明显高于早治疗的患者。因此,有高血压病史、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长期的治疗和观察。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等活血化瘀改善血管的药物,严格控制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一定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并进行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