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07日

张小争

迎“篮”而上写辉煌

张小争。(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赵改玲

在河南师范大学读书时,他学的是田径跨栏项目;毕业后,怀揣着对篮球的热爱,经过专业考试,成为市业余篮球学校一名篮球教练,曾率焦作女篮四夺河南省女篮锦标赛冠军。他就是张小争,自打成为一名篮球教练,张小争就学会了和自己“死磕”,并迎“篮”而上。

张小争今年42岁,从小深受其父影响,喜欢体育,尤其是篮球。在张小争眼里,篮球和其他项目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有着群众体育的“基因”,大部分人都可以玩。也因篮球,他认识了好多朋友,自己的世界也因为篮球而变得更大更美好。

但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阶段,张小争学的并不是篮球,而是田径——男子跨栏项目,他曾在河南省中学生运动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

可对篮球的爱始终藏在心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毕业后,当选择未来职业时,张小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到国家篮球城市——焦作当一名篮球教练。

作为一名外地人,作为一名田径出身的大学生,还想到篮球“国字号”训练基地当教练?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却在张小争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因为爱,所以爱,试试吧。”抱着这样的想法,张小争来到焦作。

张小争从头学起,学习理论,了解篮球专业知识,向资深教练学、向高级别的赛事学,在刚当篮球教练的时候,张小争的世界里就是篮球,一天中大部分时光都给了篮球。

经过刻苦学习和练习,通过考核的张小争成功上岗了。正式成为一名篮球教练员的那一天,张小争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他带的女运动员中,冯松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冯松现为中国女篮职业联赛上赛季冠军内蒙古队的一员,其曾就读于焦作市实验小学。

当时,张小争去该校选才时,正读三年级的冯松积极报名,渴望学打篮球。

“她还报名?个子那么矮。”童言无忌,不少小伙伴看到冯松积极报名的样子,竟取笑她。

可张小争被冯松的热情感动,视她为篮球苗子。

“张教练,丑话说到前头,我可连1米7都不到,她姐姐连1米6都不到,我们家可没运动基因,冯松不会打出来的,你可能是白耽误功夫。”冯松的父亲给张小争“泼凉水”。

可张小争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让喜爱篮球的女孩练篮球,可能就损失了一个篮球苗子。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张小争坚持带冯松边学习边打篮球,通过打篮球,冯松个儿也长了,学习和球技更是突飞猛进,让家长直呼想不到。

渐渐地,冯松身高已达到1.75米,经过冯松自己以及教练员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小、快、灵的篮球风格,在中国乃至世界女子篮球的舞台上,和张茹、李月汝一起展示着自己的篮球才华。

教练不仅要给队员传授篮球技艺,对学生的关爱也是一名教练员的本分。在不少小队员眼中,张小争就像父亲一样关爱着她们。

当年,有一名9岁的小队员名叫安心,家是安阳的,一个人在市业余篮球学校训练。

有一天,安心在大街上被出租车撞伤,她第一时间联系了张小争,张小争迅速赶到现场,孩子看到他后,像受了很大委屈一样哇哇哭了起来。

张小争二话不说,拨打120,并陪着安心做手术,让孩子很安心。

安心的妈妈从安阳赶过来后对张小争说:“谢谢教练,你给了孩子父亲般的爱。”

给小运动员父亲般的关爱,这是很多家长和队员信任张小争的原因。

在十几年的篮球教练生涯中,张小争为了更了解学生的运动心理,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国家级心理教师资格证书。他还获得焦作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

张小争说,作为一名篮球教练,当培养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考上了好大学,以及为社会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时,他都感到荣耀和自豪,他从学生身上也学到很多,他对篮校、对学生都充满感恩。

张小争的座右铭是创造真善美,感受爱,分享爱,传递爱。他希望有更多的女孩喜欢篮球,迎“篮”而上,从篮球运动中获得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