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08日

学思践悟 追寻“特别能战斗”精神根脉

□郭树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特别能战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元素,追寻“特别能战斗”精神根脉,学思践悟,从中汲取不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一)“特别能战斗”精神发端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能战斗”精神产生于192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焦作煤矿、开滦煤矿等反帝大罢工。“特别能战斗”最早出自1925年12月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盛赞焦作煤矿、开滦煤矿等工人“特别能战斗”。

焦作煤矿、开滦煤矿等1925年反帝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成功缩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尝试着由照搬俄国革命模式向把马列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转变,这个过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萌芽。因此,“特别能战斗”精神发端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思考。《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开篇之作,焦作煤矿是毛泽东同志有着具体指向性的煤矿之一,源于焦作煤矿、开滦煤矿等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植根于产业无产阶级沃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的重要精神谱系之一。

(二)“特别能战斗”精神产生于党领导的伟大斗争。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适时组织了焦作煤矿、开滦煤矿等一系列大罢工,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第二次工人运动。

焦作煤矿大罢工按照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豫陕特委书记王若飞的具体部署,由共产党员罗思危、刘昌炎、吴光荣等人直接领导,取得了不发生一次流血冲突、不牺牲一人、英商福公司答应全部条件的重大胜利,这在中国工运史上“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在于“特别能战斗”精神具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天生品质。

焦作煤矿大罢工经历了3次谈判,历时8个多月,是第二次工运高潮中坚持斗争时间最长的罢工之一。1925年焦作煤矿大罢工之前,进行了充分组织和思想准备;罢工伊始,共产党基层组织就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解决了工人基本生活问题;第二次北京谈判失败后,时任北京国民党部秘书的陈毅传达北方区委意见,签订复工协议,举行复工大会,及时将英商福公司赔偿的27000块大洋发放到工人们手中。

焦作煤矿大罢工充分展示了工人团结起来的强大力量,形成了焦作煤矿工人“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特别能战斗”精神内核。

(三)“特别能战斗”精神发展于党的重要历史阶段。大革命时期,焦作5名党员考入黄埔军校,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湘赣边农民起义,4名党员成为豫陕特委、河南省委、修武中心县委的领导。

抗战时期,焦作煤矿1100多名工程师、技术工人同4000多吨设备千里大迁徙,在湖南湘潭、四川重庆新建了多座煤矿,满足了战时陪都重庆1000多家工矿企业一半以上煤炭供应,为全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焦作组建的道清铁路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日伪军闻风丧胆的地方武装,成为1947年8月15日组建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的骨干力量。该部队先后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英雄楷模。

解放战争中,焦作煤矿在焦作市委的领导下,把煤矿发电、煤炭生产等设备转移到山西长治地区建矿、建厂,支援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焦作煤矿成为国家重点企业,为国家贡献4亿多吨优质煤炭。

1956年焦作由矿区改市之后,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呈现出多门类发展局面。

改革开放后,焦作乡镇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粮食实现连年丰收,资源枯竭城市成功转型成为全国典型。

进入新时代,焦作在环境治理、文旅产业开发、高新技术利用、布局未来产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胜特大洪水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进一步展现了“特别能战斗”精神。

(四)“特别能战斗”精神彰显于时代英雄楷模典范。战争年代,焦作人民开展了两次重大设备的战略大转移,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狼牙山五壮士”“太行八英”英勇抗敌,声威响彻太行山;韩秩吾(焦作煤矿大罢工参与者、道清铁路游击队发起人之一)、王健在反扫荡中不惜牺牲生命保卫《新华日报·华北版》……他们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卓越功勋,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刘九学创造了连续17个月班组无重伤记录,成为全国煤炭安全标兵;王封矿采三队连续12次打破薄煤层机械化采煤纪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视察焦作工业,高度评价其技术革新精神。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焦作各县(区)大力兴修水利,长达17年。特别是焦作市郊区修建的群英水库大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砌石拱坝,被水利部录入《中国大坝70年》。其间,诞生的“宁可干死累死,也不能困死”的叠彩洞精神被称为“焦作的红旗渠精神”。

全国道德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谢延信被誉为“百姓楷模,平民英雄”。

人民英雄、维和战士申亮亮被评为共和国“最美奋斗者”。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焦作创造了南水北调焦作精神。2009年7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确保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的做法很有特点,很有成效。”

进入新时代,弘扬“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焦作新风,全市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使“特别能战斗”精神成为推动焦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特别能战斗”精神弘扬于时代发展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这次讲话为标志,党的精神建设进入谱系化建设阶段。

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要做好建设工作。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运用,加强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传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要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建设与城市经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位置,有序建成焦作的红色遗址、工业遗址公园,凸显焦作的“特别能战斗”精神之源、河南工业之源的地域特色。

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要聚焦重点人群。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服务,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教育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要突出时代要求。目前,我市正在实施“十大”战略,打造“356”特色产业集群,追逐“山水富城·文武福地”高能级文旅梦想,要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大力倡树“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焦作新风。

知晓来时路,一心跟党走。赓续“特别能战斗”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能力,踔厉奋发,创造出更加出彩的焦作高质量、焦作新辉煌。

(作者单位:焦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