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08日
长期口臭+莫名消瘦竟是胃癌在作祟
这些预防措施要知道
口臭是一件令人非常尴尬的事,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蛀牙,还有一些口腔疾病也会导致口臭,但如果是长期口臭并且伴有莫名消瘦和腹胀等不适症状时,可能是胃癌悄悄“找上门”。
60岁的李大爷有口臭已经近20余年,平时也非常注重口腔卫生,但口臭就是不见好转,直到半年前出现胃胀、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并伴有上腹痛的症状后,才在家人的催促下到当地医院作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李大爷患上了胃癌,且幽门螺杆菌严重超标。幸运的是,影像学结合病理检查显示,李大爷的肿瘤分期相对较早,也没有远处转移,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李大爷的胃癌或许与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寄生在人类胃黏膜上的一种螺旋样杆菌,这种病菌不仅会在胃部出现,还可寄生在牙菌斑上,同时还会分泌出带有臭味的碳化物,造成顽固性口臭出现,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如果长期不治疗,少数患者会演变成胃癌。
在临床中,长期口臭最终发展成胃癌的患者都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如果在口臭的同时,还伴随以下几种症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一、明显消瘦、贫血。二、嗳气、腹胀、食欲减退。三、呕血、黑便、大便潜血阳性。四、腹部出现固定的包块。
上述4种情况不一定同时存在,只要出现其中之一,特别是出现在40岁以上的患者身上需要警惕,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胃癌筛查。
幽门螺杆菌在胃癌癌变初期起到助推作用,而防治胃癌的最佳时期也是在胃癌癌变的第一阶段,做好以下4个方面能够预防幽门螺杆菌,有效阻止癌前病变的发生。
1.分餐,使用公筷、公勺。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使用公筷、公勺,不要相互夹菜,餐具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2.不吃生食或过烫的食物。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不喝生冷水;少吃太烫和辛辣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3.不要口对口喂饭。老一辈人及部分家长,喜欢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这样会将大人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4.定期检测幽门螺杆菌。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确诊,尽快找专科医生进行治疗。目前,推荐铋剂四联(PPI+铋剂+2种抗生素)作为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方案。
(作者系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华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