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15日
博爱县
“办不成事”窗口为群众办成事
本报讯(记者王爱红)“窗口工作人员想方设法也要把事办成,‘办不成事’窗口真给力!”提起博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设立的“办不成事”窗口,许多办事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
近日,该县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注销手续时遇到麻烦。原来,按照相关规定,合作社所有成员必须面签或网上实名认证办理,但其中两名成员因中风瘫痪在床,既不能到窗口面签,也无法完成网上认证流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中心“办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员立即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后由工作人员携带相关文书上门服务,现场为群众办理合作社注销手续。
小窗口连着大民生。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坚持把“能力作风建设年”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相结合,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受理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存在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敢办、“生硬理解机械执行政策”不愿办、“业务不熟态度不好”不给办等问题;督促协调解决群众在办事时遇到的服务态度差、慢作为、不作为、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相关投诉;以“办成事”为准则,为企业和群众解决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最大程度帮助群众办成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群众有因申请材料不齐全办不成事的情况,‘办不成事’窗口会通过溯源分析、综合研判,借助出台的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审批等措施予以解决,做到‘应办必办、能办尽办’,更好地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提升群众满意度。”博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卫斌说。
截至目前,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窗口受理企业和群众各类诉求56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受到企业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据了解,下一步,博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将利用“办不成事”窗口,从根源上打通“堵点”、消除“盲点”、治理“难点”,建立破解问题的长效机制,营造更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