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21日
新华社聚焦我市创新发展“超强内核”
“煤炭枯竭城”变身“科技创新城”
本报讯(记者 原文钊)1月20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以《创新发展“超强内核”炼成记》为题,对我市创新组建产业技术科学院、助力“煤炭枯竭城”变身“科技创新城”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深入报道。新华社客户端总端以及河南频道同步推送,全面展现了我市创新发展的喜人成果。
“企业创新涉及到政策、产业、高校、研发机构、金融、服务和应用等各个要素,怎么打破各种梗阻,为企业建立完整的创新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呢?”市委书记葛巧红一直在思考。她说:“地方党委、政府应该主动作为、加强服务,牵线搭桥、统筹资源,重构创新体系,为企业创新提供一个‘超强内核’。”
为此,我市利用事业单位改革的时机,优化重组机构职能,着手组建全市创新体系的“超强内核”——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简称焦作科学院)。焦作科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政府各部门、驻焦高校和科研机构、当地重点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焦作科学院‘新’在机制上。”担任理事长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路红卫说,“我们的职责就是串联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这一完整创新链条,利用党委直接领导这个优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企业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合作。”
焦作科学院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一方面和中科院系统、北大清华等国内重要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科技成果;另一方面通过网络系统、走访等多种方式搜集焦作本土企业的研发需求,主动为企业承担匹配对接服务。
中小制造业企业信贷环节中由于存在信息、信用“两缺”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融资困难。焦作科学院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融资服务中心,利用自身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方面的数据和技术优势,向银行批量提供优质企业“白名单”,并通过优化多维数据为企业“画像”,联合银行开发具有授信基础的产品,有效地帮助银行精准放贷。
此外,该服务中心为支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设立总规模71.5亿元的5只投资基金;与工商银行商谈合作,共建不低于1亿元的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担保基金。通过种种举措,该服务中心目前已为焦作全市8088家企业通过平台获贷2372亿元,融资成功率达到97.73%。
“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焦作科学院一方面联合各产业内重点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成立产业研究院,作为该产业的研发主体,来支持整个产业创新;另一方面在科学院内成立研发平台服务中心,协调整合焦作域内实验室等研发资源开放,促进共享。
针对企业引人、留人难的问题,焦作市以科学院为平台,建设人才“蓄水池”,破解这个难题。虽然编制紧缺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焦作市还是专门拿出300个“人才专项”事业编建立“人才编制池”。引进的青年人才身份可以留在科学院享受事业编制,到企业就职还能享受企业高薪待遇。
目前,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72%;2021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总数达到306家,焦作正在从传统的“煤炭枯竭型城市”向活力无限的“科技创新之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