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08日

王福军:菡香“新农人”“稻”路更宽敞

详见今日本报A02版

王福军在查看大米包装情况。本报记者 蒋 鑫 摄

本报记者 朱晓琳

春节刚过,位于武陟县乔庙镇马宣寨村的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内机器轰鸣。

70岁的合作社“掌门人”王福军,一大早来到车间,捧起大米查看质量,这是他保持了十几年的习惯。

当得知自己刚刚荣获首届“焦作楷模”,这些年连续荣获国家、省、市多项荣誉的他“又一次感到了压力”。

初心,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马宣寨村地处黄河岸边,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莲藕和水稻的传统,稻田有莲藕、莲边有稻,所产大米晶莹透亮,有“玉玲珑”美誉。但由于稻农分散种植,品种良莠不齐,“玉玲珑”再好也卖不上价。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知道农民依靠种地赚钱多么不容易,当上村干部我压力可大了,必须让所有村民都吃饱吃好,过上好日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年轻有心劲的王福军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过生产队长、办过工厂……2006年,他带领村民成立了该村第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王福军开启了现代化农业梦想的新征程。

脚步,不停奔向远方

合作社成立之初,王福军定下两个发展目标:打造全国最优秀合作社、打造全国最知名农产品品牌。

合作社成员由32户增加到了300多户,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加工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等。

“菡香大米”被评为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获全国粮食加工业金奖、绿色食品金奖、有机食品金奖、地理标志产品金奖、国家名优品牌、全国百个农产品品牌等荣誉。

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3500余公顷,稻鱼混养基地30余公顷、稻虾混养基地近10公顷、无公害有机水稻科研试验区近15公顷,年精米加工超1300万公斤,带动了7000余农户增收。

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一个立足当地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标准化生产为依托,集循环经济、创意经济、服务经济于一体的现代化合作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满足消费者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

提升,菡香大米飞上天

“菡香”品牌,如何提升竞争力,如何更强?王福军有四招。

第一招,提升价值链,让好粮卖上好价钱。合作社购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低温大米加工设备,保留了大米中的全天然营养成分。菡香大米靠质量赢得市场,成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抢手货。

第二招,拉长产业链条,多渠道鼓起村民腰包。合作社建成年产1500吨米醋生产线,形成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整体驱动、有机整合、品牌驱动体系。

第三招,打造循环农业,发展三产。投资500万元,使一级废物成为二级生产环节原料,实现有序循环。稻糠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水稻,沼气用于生活做饭、照明,麦草养牛,稻草制成草绳、草帘、草袋、草棒、草粉等产品。

第四招,打造绿色、生态生产模式。建成“三品一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获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保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成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建成农机全程化服务体系,购置大型农机具、植保机械100余台套,完成土地666.7公顷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建成直营店+互联网+集团采购+流通销售体系。

曾经蒙尘的“玉玲珑”,终于扬眉吐气成为追捧对象。

合作社成为河南航空和南方航空的航空用餐唯一大米供应商;菡香大米在阿里巴巴全国64个大米品牌筛选中,脱颖而出,作为全国12个大米品牌之一在双11天猫狂欢节推向全球;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全国六大贡米之一向全球推介,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唯一供应商。

科技,赋予前进动力

“我们合作社去年近300公顷的水稻,20个人用了15天完成收割和种植,亩产都在600公斤以上,稻草制成品一年多赚了40万元,稻养小龙虾虽然每公斤56元仍受到市场青睐,供不应求……今年,我们将继续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效益化,做新时代的新农人,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合作社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的集办公、工程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为一体的农产品展厅,王福军谈起今年的打算信心满满。

别看这个展厅不大,“问稻”水平极高,被授予了“河南省科技小院”的称号。河南仅2家的省级工程中心之一——河南省粳稻绿色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这里,承担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河南省水稻新品种预备实验、区间实验,生产实验和旱直播实验;开发的菡香新品种“宏稻59”,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菡香”9号通过河南省生产实验,2022年已报送国家审定。

合作社还与大学教授畅通“问稻”渠道,与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烟台大学蛋白质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水稻新种质研究所、河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在科研成果转化、设备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形成产学研、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生产模式。

关爱,帮扶乡亲共富裕

“没有乡亲们的帮衬,就没有合作社的今天。”王福军不忘初心,始终把村民是否过上好日子放在心上。

合作社将年利润收入的10%作为公益金,用于支持公益事业和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每月给村里80岁以上老人发放鸡蛋;为27户困难群众提供免费的耕、耙、收、种农机服务,并高于市场价回收农产品,带领他们走出困境,共享富裕。

“一心把农业做好,为百姓服务好。”这是王福军的初心,更是奋斗的动力。

“稻”路在脚下,“新农人”王福军带领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什么是“新农人”?王福军认为要有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善于运用新的工具和方法,不断去打破原有的经验模式,积极创新,跟上农业发展新时代。栽植新希望,谱写新农章。今天的乡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越来越多像王福军一样有想法、有干劲、有热情的新型农民扎根沃野,涌现出一大批“新农人”,他们用新技术、新平台、新理念让土地生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焕发勃勃生机。

主人公座右铭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