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21日
如何练好太极拳
——访市高级太极拳师张福旺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如何练好太极拳,一句话很轻松,但真正要回答起来确有很大难处,为什么?因为它包含的面太广,内容太多,回答起来难免挂一漏万。为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更好地习练太极拳,日前,本报记者对市高级太极拳师张福旺进行了专访。
关键词
敬畏太极拳,找对门路,找对老师
说到如何练好太极拳,张福旺首先谈到,要敬畏太极拳。
他表示,习练者一开始习练,就要遵循太极之道,这个“道”一定要顺应而不能强求,更不能违背,遵循则大有益处,如果不遵循太极之道,强行练功,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太极之道要求习练者学习太极拳时要找寻一位“明”师,这个“明”是明白事理的明,是能带你进入太极门径之人,敬重师父敬畏拳道,方可正式习练太极拳。
太极拳师陈照丕曾说过练拳的三要素,也是三个环境,一是自然环境,二是师资环境,三是自身环境。其中,自身环境是个主观因素,其它两个是客观因素,也就是说,练好太极拳须具备三要素:师资、天资和勤奋。有前两个条件,不刻苦习练打不好拳,而有后两个条件没有好的老师也不行,自学终究掌握不了拳的深刻奥秘,三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
决心、信心和恒心
既知习练太极拳的好处,学拳需要下苦功习练,没有大的决心是不成的。
张福旺说,习练太极拳要充满信心,既要相信所学的太极拳是很好的拳术,又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好太极拳。做任何事都一样,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练拳要常年坚持,不要开头新鲜,过了一阵就流于形式,甚至不再坚持,就永远达不到太极境界。习练太极拳做到有恒心是最关键的,而做到有恒心也是最难的。
关键词
循序渐进,打好底子
很多人习练太极拳喜欢好高骛远,捧着《太极拳论》,里面描述的各种境界都往自己身上安,其实对一些太极拳读物里的境界和层次认识不清楚,许多高层次的东西练多少年都未必达到,却也放在训练方法里,低层次的都达不到,还对着高层次臆想,到最后只能是自乱阵脚,没有章法。
谈到这一点,张福旺说,太极训练也要走猫步、站桩功、盘架子、推手,要一步步来。陈家沟传统的教学方式,严格按照三个阶段(招熟、懂劲、神明)相对应的习练方法,结合自己所处阶段,进行相对应的习练。没有扎实的基础,很难提升功夫。
关键词
足够的、科学的训练量和强度。
张福旺表示,要想练好太极拳,没有量的积累,难以产生认识和能力上的飞跃。训练上不肯下功夫的人,就很难有所成就——也就是俗称的“时间就是功夫”。除习练套路外,还要进行一些辅助功法的习练,如桩功训练(含无极桩、混元桩、采气桩等)单势训练、推手训练、器械训练等。
关键词
善明悟,多动脑
张福旺说,学拳,练拳,重在悟拳。老师教,自己练,不算完,还要善于总结归纳。虽然功夫主要靠积累,但是及时总结才能提高,不要傻傻练了很多年,出糊涂功夫。错误的动作一再重复,只会错的更厉害。犯错和走歪路在任何实践活动中都是难以避免的,练拳也是。
关键词
抓住核心问题
如何抓住核心问题,张福旺认为,这就是协调问题。他说,拳论讲“上一动下自随之、下一动上自领之、上下动中间协调之”,这个中间指的就是腰部。练拳不练腰,终归艺不高。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无不需要腰胯功夫作为基础。熟知“八法五步”的演练方法和技击作用,要想在套路上应用得心应手,就必须对太极十三式逐一进行单势训练。在做单势训练时,特别要对腰裆胯进行习练,比如来回移重心时注意腰的旋转、裆的松沉和胯的转动,重心不是平移而是走的后弧。
关键词
善于触类旁通
很多太极拳的道理浅显但精深,都来源于生活。张福旺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故弄玄虚的教练通常自己也没搞懂,真懂的教练讲问题往往是一语中的,所谓深入浅出,就是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让人恍然大悟。正如道不远人,太极拳的道理在身边比比皆是,只是世人大多没有这个慧眼罢了。
关键词
学习和掌握基本太极拳理论
“太极拳理论是太极前辈习练太极拳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理论指导实践,可以让后人明理而少走弯路,因此习练者学习太极拳理论是很有必要的。”张福旺说,例如,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是习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习练时严格遵守才能达到上述的预定目标。
关键词
懂得习练太极拳的规矩
张福旺认为,初学太极拳时,要严格按照教练所教所讲的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去做好每招每式。有了一定的基础,拳练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在教练的指导下按照自身的条件去习练,每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处世方式都不尽相同,那么习练太极拳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境界,就要按照不破不立的原则去打破一些固有的规矩,这个时期自身已经对太极拳有了一个很深的认知,知道如何把圈走的更圆,也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习练的方式方法。简单点讲,就是要先学规矩,然后要守规矩,最后还要破规矩。
关键词
正确把握内气和呼吸方式
张福旺结合自己数十年练拳心得说,如何正确把握内气和呼吸方式,每个习练者都会在这个问题上迷茫。其实,每个人都应该严格按照三个阶段所讲的方法结合自身特点去习练,但往往一提到内气,大多习练者都有操之过急的现象。
一开始在初练时,也就是招熟阶段,习练者只需要采用自然呼吸,按照要求,意念多放在动作上,把动作做的尽量柔合、协调即可。到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懂劲阶段,在教练的带领下,先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如采气桩、开合桩等进行逆腹式呼吸练习,再逐步将这种呼吸方式带入套路习练中,这一阶段一定要多和教练交流,不可盲目进行。方式正确,内气自然上身,那可谓神来之笔,反之,操之过急,所谓的“气”就会变成魔鬼来伤害你的身体,折磨你的精神,此语应谨记,绝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