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21日
新冠病毒并未消失 公众仍需做好防护
本报讯(记者梁智玲)“连续数日身边没有新冠阳性病例了,我是不是可以不戴口罩了?”近日,我市不少市民有这样的想法。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个人及家庭防护仍要重视,保持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多通风的良好习惯,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份以来发布的6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目前,新冠病毒感染者虽然已大幅降低,但是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仍然存在。2月份以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的核酸检测阳性数日新增仍在5000例以上。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代表放任不管,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配合,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个人日常防护应做到: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接种疫苗;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出行前应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做好出行计划;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随时做好手卫生。重点人群防护应做到: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高风险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在疫情流行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等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确需前往应全程佩戴口罩,建议避免长途旅行。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等如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
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居家期间尽可能待在通风较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如条件允许使用单独的卫生间;避免共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需外出应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根据相关指南合理用药,做好自我健康监测。